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五章 朝议

第五章 朝议

偏人老赵家皇帝会玩,流民不怕,我从流民里招军队,让你们当兵吃响,这就将矛盾转嫁给了官僚,好似放开土地兼并的不是他姓赵的一样。宋朝立国317年,农民起义高达433次,平均一年1.4次,可谓是空前绝后。起义如此之多却没有哪一次称的上全国性的起义,原因就在于流民入厢这一政策。让无地流民吃上皇粮,还怕他们不死心踏地的效忠吗。

所以说人家知识分子吹大宋也就算了,一般平头百姓趁早歇歇把。宋朝百姓过的可不是一般的苦的,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来如剃就是这时候出现的。水浒里面官军动不动就火烧城寨,对百姓可曾有一点怜惜。

回归正题,今天是望,也就是十五,隋朝每个月的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逢这两天皇帝会在大兴殿会见群臣视朝听政,其他时候也不是不理朝政了,但那是小会,不会再这样召集群臣了。

今天就要彻底定下军机处设立的诸多事宜,具体的细则,三方在私下里已经基本上谈的差不多了,朝议不过是个形式,大家其乐融融的表决一下,如此方能显得群臣忠心为国。

看着阶下群臣,杨广颔首说道:“天下平定也有十年了,先帝除盗匪、明律令、开均田,可各地百姓依旧食不果腹,流民遍地,朕很困惑啊,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官僚这种东西,你不能跟着他们走。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要往哪里走,时不时你就得揭穿他们,将他们伪装的太平盛世戳破。告诉他们自己其实什么都知道,现在不过是缺人,让你干是让你将功补过的,再敢肆意妄为欺上瞒下,小心以后拉清单。

不过这种事只能在朝堂上说,面对百姓还得配合着糊弄。现在百姓和后世可不一样,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同理一个人懂的越多他的束缚就越多。就现在这些文盲泥腿子,你要跟他明说朝政的黑暗,他是真敢揭竿而起。

虽然道理大家都懂,但这么做还是让杨广感觉很不爽,很憋屈,怪不得后世爆出来的巨贪都是小官呢。后世公知鼓吹腐儒,说什么只有懂得妥协,才能真正脱离野蛮,文明的秩序才能有保障。

文明当然好,杨广也不喜欢血腥,但暴力总能带来公平。所以说相处久了,武将总比文官讨人喜欢。

虽然心中恨不得杀光这些伪君子,但为了自己的统治,杨广还是决定先放他们一马。但放过不代表不敲打,不然他们总把你当傻子糊弄,就好像崇祯喝不上新茶,商税只能收几两一样。

“是朕德行有亏,还是有什么灾害朕不知道呢?”杨广看着群臣意有所指的说道:“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群臣闻言俱是匍匐于地,口中不敢。其实问题大家都知道,打赢了统一战争的关陇贵族身为胜利者,怎么可能不夺取利益,这本来就是战争红利的一部分。

国破家亡的山东士族和江南士族虽然知道要认怂,要出让利益,但不甘心啊。而且杨坚还放了他们一马,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他们为了保卫自家财产,只能更加严酷的剥削百姓。通过占领更多的土地和蓄养私兵来保护自己。地就这么多,大家都要,百姓自然就没有了。杨坚后期颁布的均田令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可惜受到贵族和士族的一致抵制,并没什么卵用。

现在的当权派就是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即得利益者,小地主都被他们兼并到破产了。谁还敢和他们作对。

得益于后世的各种规律和专家分析,杨广也知道只有中产阶级才是国家真正的砥柱,而这二十万军人四百万军户就是杨广培养中产阶级的试验田,只要这些人发展顺利,那自己也就有了一个稳定的基本盘,到了那时即便新政再不得人心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担惊受怕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请摄政王赴死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十七世纪富二代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风雪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