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十四章 开头难

第十四章 开头难

而明工这一科,就是他的自留地了,就是为了培养工程师,选拔工匠营中善于管理的人才。这些人将来必然是要参政的,因为历史遗留问题,他们不能容于士族,只能向杨广靠拢,这就是杨广日后的家底了。

工程师当政,虽然工程师也有很多问题,后世对此更是抨击不断,但总比现在的军人和士族要强点儿。

宋秦隋晋,商讼军仕。商人逐利,没利润的事情不干。这样百姓的福利政策和基础建设等,需要长期投资的事项估计只有通过斗争才能实现。而且垄断能使利益最大化,日后民众都被榨干了,也别想有啥创新发展。

律师容易走极端,要么就像后世欧美国家的政客一样,执政以忽悠骗钱为主,要么就像秦朝那样,将法神化。以严格的法来管束社会。前一种过于讲究程序正义很没有效率,后一种效率很高却缺乏感情不符合人性。

军人当政的话历史上的隋朝和埃及拉美诸国都是这样,也能干实事,但行事太过粗暴,不行就换,换不了就打,不利于社会稳定。

最后就是文官治国了,最大的缺点是低效,最大的优点是稳定,特别是在古代这种通讯手段匮乏的时代,效率之低骇人听闻。官员规模越庞大,效率越低下。

如果说游牧民族从集结部队到领兵南下叩关需要一个月时间的话,那农耕文明需要三个月乃至半年的时间来调兵调粮,这也是中国古代各国始终保持着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屯边的原因。

回到主题,杨广计划的第一次科举便在明年五月,杨坚是八月份病死的,如今是十月份了,加开恩科的诏书早在一个月前便已明发天下,偏远州郡的士子吏员现在也该准备好新课本了。

不错,就是新课本,只有明经和进士考经义,明法是考刑律,明算考数学,明工就是技术了,只有第三轮的殿试才考时务策论。前两轮都考的能力,这样直接就能把那些夸夸其谈的人给踢了省的他最后看了心烦。

除了开科取士,还有就是截胡历史人物,杨广对于养成还是有一定研究的,经过情报处的调查,杨广记忆中的隋末唐初的名人也大致摸清楚了,最著名的当属房谋杜断了。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唐初政治家、宰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579年生,现年25岁泾阳令房彦谦之子。父祖世代为官,他本人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先授羽骑尉现在是隰城(xi)尉,大约就是现在的山西柳林地界。

杜如晦,字克明,唐朝初年名相,京兆杜陵(长安)人。585年生,现年19岁,现任滏阳尉,滏阳便是后世的河北邯郸。

这两个人年纪不大官却不小,隋朝的县尉就是地方武力总管了,但这两人都干了没多久就觉得没意思,挂印而去回家读书了。

这就能看出世家和寒门的区别了,刘备开始的时候也不过是个县尉,刘邦才是个亭长。这两人年方弱冠便已是县尉,还觉得官太低没意思。你奋斗二十年刚到人家起跑线,这就是现实。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先是世、次为势、最后才是士。世代做官的,势力庞大的,最后面才是小地主读书人。整个隋朝的官僚体系就是这样,现实如此杨广也无力改变,想改变也没有那么多识字的人,只能依靠这些社会精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从里面挑出青史留名的人来培养。

除了房玄龄和杜如晦,其他的诸如李靖、高士廉、尉迟恭、萧禹等人,杨广也都下旨征辟了,这些人除了房杜都是三四十的年纪,正是当打之年,杨广准备用他们来构建势力,扩张羽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国舅凶猛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请摄政王赴死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十七世纪富二代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