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二十四章 更名

第二十四章 更名

原本应该这个时候分散在各地静待时机的唐朝凌烟阁功臣们,在杨广的一纸召令下,齐聚京师。

“朕如今欲行新政,然我大隋疆域广阔却不可一概而论。欲行新法必先试验,明其利弊后方可施行。尔等皆是我大隋英杰,历年考评无不为最。朕召尔等前来便是为我新政查缺补漏,若果有明见卓识,朕必不吝封赏。

这些人虽然都是贵族子弟,寻常的官员小吏完全不放在眼里。但如今是杨广亲自下诏,对于皇帝有什么权威,他们还是很了解的,无论无何也不敢像以前那样,但凡觉得没意思了就不管不顾的挂印而去。

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皇位的转换总是伴随着官员的更替,如果自己表现的足够好,未尝不能谋求一个很不错的位置,甚至是爵位。

杨广虽然是皇帝,但他的命令依旧需要官僚来执行,现在的官僚系统太过于繁杂了。即便是吸收了原主的记忆,他也无法彻底理清那些繁杂的官职背后的职权。

就比如说丞相,原意为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多简单明了。好好的丞相不叫偏要叫什么尚书左仆射,即不好记又不好写。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特别怀念后世那简单明了的体系。

三省六部制度虽然是杨坚的创举,往后也一直沿用了到清朝。但是对于习惯了后世简洁明了风格的杨广来说还是不够好。

于是他决定更改官制,而且要一步到位,直接参考后世官制,多添少补。至于官制更改可能造成的混乱,他是不在意的。毕竟自己是皇帝,整个国家都是为自己服务的,只有官僚适应自己,哪有自己适应他们的道理。

所以他将后世的官制经过一番删改后交给了房玄龄杜如晦他们,让他们与当前官制一一对照,做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在杨广的设想中,首脑自然是他——帝国皇帝陛下。在这之下呢,要设立政事堂、六扇门、监察院和军机处四个部门。

政事堂下设吏部、税部、学部、工部、民部、财部、资源部、商部、邮驿部,共计九个直管部门,再设置锦衣卫和防卫部为行政院特设机构。

政事堂采取丞相负责、政事会议、吏制三大制度。

丞相负责制:丞相全面负责政事堂工作,代表政事堂对皇帝负责,丞相一届任期为六年,可连任,每人最多担任两届。

设置副相、次相各三人,协助丞相工作,并与各部长官一起对丞相负责。

凡重大政事问题,必由皇帝与丞相共同用印后方可实行。副相次相人选由皇帝拟定,各部长官人选由丞相提出任免名单,交由皇帝拟定。

凡政事堂所发命令、决定、政事法规及地方刺史以下人事任免,均需由丞相用印方可施行。

政事会议制:政事堂分为全体会议与丞相会议两种,政事问题必须经过会议讨论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水源王重生刘协,假死后,曹操天塌了紫鸾记一步一音千秋岁,我在古代搞基建封州王被遗忘的角落:太平天国往事梦回盛乾之帝王征程娶妻靠抽签:老婆是在逃女帝无敌万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