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朕,隋炀帝,不服 > 第二十八章 定计与实施

第二十八章 定计与实施

作为皇帝,杨广现在最有力的武器便是占据了大义名分,有了他的召令,政事堂便可以明证言顺的调动大隋的物资和军队。

首先便是麻痹山东士族,这种大行动是不可能做到隐秘的,为了配合这次行动,杨广不但发布明旨,昭告天下此次调派府兵是为了进行冬季训练为以后镇守地方做准备,更是严明,各地府兵在接下来的三年内都要赶赴京师整训。最后还专门下旨训斥了各大士族门阀,还给他们开出了罚单,每家十万贯。

这种交钱买平安的招数,司马家都玩烂了,士族各家也很熟悉这个套路,很快便交上了罚金。

双方皆大欢喜,士族沾沾自喜以为看穿了朝廷外强中干的底细,以后行事可以更加大胆;而杨广转移了士族注意力还收了笔利息。

其次便是粮食了,山东府兵从义仓取走的是他们路上的口粮,军队冬季训练所需的粮食还得另行调派。

前世历史书上就说隋朝仓库粮食多,多到唐太宗到死都没用完。杨广本来以为这时夸张的说法,但查阅档案后发现,这绝对是谦虚的。

隋朝有正仓、转运仓、太仓、屯仓、常平仓、义仓六种,单单是转运仓,史料记载:周回十里,穿三千窖,窖容8000石,这一个就是2400万石粮食,换算一下便是127万吨粮食了。这样的大仓库隋朝前后建立了六个,大小不一但都是藏粮数百万石。

杨坚自己也说过:宁积于人,不藏府库。但是由于官员贪腐问题,他又把放粮的权力给收了回来。导致官员百姓只能存不能放,放粮要请示州郡朝堂。这哪里能赶得上,于是每逢大灾,百姓就大量饿死。明明仓库中存粮和布匹多达千万,可百姓依旧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等到隋末大乱的时候,不论义军官军,第一件事就是开仓放粮,放一波粮手下就有了几十万兵。

仅仅是一个得位不正,杨坚为了弥补自己的威信不但在统一战争中饶恕了敌国权贵,为了拉拢士族又禁止了宦官、外戚、后宫干政。原主又将兄弟废的废杀的杀,结果到最后天下大乱时,皇家连一个帮手都没有,只得独自面对关陇贵族、士族和农民起义三方叛乱。这样的王朝,焉能不亡。

杨广现在就是要将这批粮食调出来,前世的它作为一个寅吃卯粮追求生活质量的人,最讨厌的就是存款行为。放着干嘛,坐等贬值吗?更何况粮食又不是金银珠宝,它是会发霉的,黄曲霉毒素可是真能吃死人的。

这些粮食一部分将作为军队冬季训练用粮。另一部分就是拿来收买人心,现在棉花还没有传入中原,人民穿的都是丝麻皮毛之类的东西,冬季防寒全靠一身正气,若是再吃不饱饭,平民佃户还好,流民只有死路一条。有了这批粮食杨广能再聚数十万流民为自己工作。

至于让他们干嘛,杨广表示那些迁往陵邑的没落士族有事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风雪战火苏定方演义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请摄政王赴死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十七世纪富二代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