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n>
宴会很成功,参与的贵族无不表示对工匠营的生意十分感兴趣,只待下次朝会通过,粮食最低收购政策便可以正式颁行了。
宴会结束后,杨广回到寝宫,回到了自己的老巢。
回想一下自己的行动成果,他不由有些沾沾自喜,一边得意的哼唱,一边要来一碗酸梅汤解酒。
这酸梅汤还是杨广穿来后自己做的,此时的宫廷酒水有专门的人负责,称为浆人,喝的东西叫六饮,分别是水、酪、醴、凉、医、酏。
这里面的凉和医是各种干果加水熬制的饮料。
“酪”是怡糖、杏仁粉、大麦粒熬成的稀粥,是寒食节人人都要吃的一种冷凉食。
“醴”则是一种叫做黑饧的麦芽糖,凉”与“医”则合并为“菹”。此外还有“麨”,速溶饮料,酸枣麨,奈麨,林檎麨,杏麨等。
单种类而言此时饮并不匮乏,但古人讲究养生,不合时宜的东西他们是不吃的。而且单凭这些也远不能和后世泛滥的饮相。
所以杨广将自己熟知的酸梅汤贡献出来,喝到一半的时候,他盯着眼前的杯盏突然想到一件事。
现在的酒是不收税的,杨坚在开皇三年取消了政府的酒利。
这怎么可以!
酒这种东西不官营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怎么能不收税呢!这简直是对酒的侮辱,要知道这可是奢侈。
涨价,必须涨价,杨广并不是想让人民少喝酒,爱喝喝,喝死拉倒。只要不给他添乱,他不介意百姓喝的是什么。他想要的仅仅是收税。
节俭是一种态度,不能因为你富了把财富的源头给掐了,不知道积少成多吗。杨广心里又将杨坚批判了一顿。
自古以来这酒水不是禁止私酿便是官营,因为这历来是暴利行业。北周更是严格实行“官置酒坊收利”政策。
杨坚废除酒税便在于此,反对的人太多了。史说酒税遭到了百姓强烈反对。
这话杨广自然是不信的,百姓反对的事儿多了去了,都听百姓的这皇帝还怎么当。
再说这里的百姓也不是指泥腿子们,说的是贵族公卿,最低也是地主豪强,也只有这些人才能酿的起酒。
税是肯定要收的,奢侈不收税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不拿重税分类,怎么能体现出酒的奢侈性呢。这不但有损国库收入,更是严重影响人民饮酒的幸福感。
但怎么收也是个问题。
杨坚放的时候很轻松,张张嘴扔了,但这实打实的暴利想收回来却难。
官营垄断想都不要想了,能把税收来不错了。而且私酒对于繁荣市场和酿酒技术进步还是很有好处的。
此时可没有烧酒,只有金酒、米酒、黄酒和黍酒。金酒是蔗酒。由于酿酒技术还较落后,此时的酒不但颜色浑浊,口味也杂,度数还很低。
杨广实在是喝不惯这种怪味酸汤,所以一直没想起这回事来,现在想想酒虽然不好喝。可它本来的功效是御寒啊。游牧民族在意的也不是好不好喝的问题。再说蒸馏酒也算不多高明的技术。
这酒一蒸馏那效果完全不一样了,酒精度数提高能使人的御寒能力大大提升。
现在可没有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说法,即便是暖湿气候降临,北方也还是冷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