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穿越四十年 > 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第三十六章 一代特殊的大学生群体

在歪曲社会主流和正能量的同时,也掩盖了社会中负能量和扭曲心态存在的主要因素。

从伤痕文学的出现至梁海涛曾经所在的前世,对其评说和争论从未停止过,它甚至引发了当代文学史上几次著名的文艺争论。

77级大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社会上思想解放的浪潮就一波连着一波,校园里也不断掀起一场又一场的争论。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燕园以南十公里的京西宾馆胜利召开。

中心议题是“根据新一代伟人的指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77级和刚入学几个月的78级的大学生,再一次为历史作了证见,华夏的改革开放,终于拉开了历史的序幕。

1979年除夕,华夏电视台“1979年迎新春文艺晚会”开始播出,这次晚会首次采用了茶座和交谊舞形式。

1955年曾经因歌剧茶花女一剧走红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一曲祝酒歌,把这届春晚唱响了。

这首歌不仅唤醒了华夏大地所有人对往事的回忆,同时也再次唤起了刘娜、潘毅、张岩、袁姗姗、谭小红以及曾经在坪乡知青农场那场盛大庆祝会上的所有坪乡知青的美好记忆

1979年初,梁海涛和几个同学商量着创办了一份后来轰动燕大校园的经济学刊物,叫学友经济。

学友经济社团成立的主要宗旨就是为华夏的市场化经济改革、未来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尽一个经济学人之力。

刊物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当年全年级就有六十多人次在学友经济上发表文章,大有伟人曾经在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学友社还向华夏大学、复元大学、宁洲大学等华夏七大经济系和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学术团体倡议,准备成立“华夏大学生经济学团体联合会”和华夏大学生经济学报。

在这份刊物上,77、78级学生经常因为不同的观点和见解,与75、76级工农兵学员争执不休。

每当“战端”一开,燕大三角地的宣传栏就俨然成为了硝烟弥漫的主战场。

这样的争端一直延续到1980年春节之后。75、76级学生尽数毕业,工农兵学员逐渐离开了大学校园而去,成为了曾经那个年代的一段回忆和往事。

在梁海涛前世的记忆中,似乎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曾经在华夏大学的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代大学生。

从那以后,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校园,终于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思想。

在燕京大学的日子里,吸取和补充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机会的把握和理念的树立。

77年高考刚刚恢复时,人们的脑子里还有很多十年来灌输的东西,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洗涤,而燕大,就是清洗过程的开始。

说实话,很多燕大经济系的同学入学一周了,仍心怀重重困惑与不解: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政治经济学?

包括梁海涛和刘娜。

当时很多学科没有正式的课本,只是油印的讲义,或与75、76级工农兵学员相同的课本。

上大学前,每一个人心里都想着,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受苦受难的人民等着我们去解放。

后来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原来我们国家和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非常大。

老师们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常常端着茶缸去学生宿舍讨论各种问题,而且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经常为了一个问题、一个观点争的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比如,在改革中农村是否可以包产到户?能否办私人企业?私企可否雇工?雇工算不算剥削?雇用多少人算剥削?怎么能够创造更多的财富?怎么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

并由此分化出更多的问题:企业怎么决定生产,应不应该有利润,农村包产到户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民公社为什么不能解决农村的根本问题等等。

在每一晚熄灯后的长夜里,同学们躺在床上,依然为这些问题会在宿舍里争论不休。

六个知青战友好不容易抽出时间聚会一次,每个人也会为了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吵得天翻地覆。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以公有制为基础,怎么能允许私有制企业?”

“农村包产到户,岂不是走回头路吗?向刘大爷那样的贫下中农怎么办?”

“私有制企业的老板不就是资本家吗?工人不是又要受到剥削吗?”

“坪乡竹器厂算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甚至在梁海涛和刘娜之间,也时常会因为不同的看法闹得两个人三天相互不说一句话。

关于农村包产到户的话题,在77级整个上学期间都在艰难地前行着,直到1982年初毕业时,人民公社制度也还没有宣布解体。

从1978年入校一直到1982年毕业,77级的大学生和整个社会一起,不停地感受着思想解放、体制改革、理想重建的新旧观念冲击。

燕大的游行之风盛行,似乎是自1978年起至八十年代末燕大学生的共同记忆。

尤其是19年3月20日晚,是77级校园时光中最难忘的一夜。

早在当天下午,燕京大学各栋宿舍楼的电视室里,激动的同学们就已经用小方凳占好位子,等待观看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直播。

当晚,华夏男排在落后两局情况下,奋起直追,连扳3局,以3比2战胜南朝鲜队,获得了世界杯男排亚洲预选赛的胜利,也赢得了代表亚洲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

这场反败为胜的传奇比赛让围坐在收音机、电视机旁的燕大学子们忍不住振臂高呼,兴奋地涌出宿舍,一夕之间,燕大校园里一片沸腾,学生们举着点燃的扫帚当火把,游行、喊口号。

燕园门口的马路熙来攘往、人声鼎沸。

一开始大家喊的口号是“华夏队万岁!”,之后变成“华夏万岁!”,后来,有人起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

就在这片人群之中,一个燕大系的同学大声呼喊道:同学们,咱们换个口号,喊“团结起来,振兴华夏!“,大家一齐喊“团结起来,振兴华夏!”

这短短八个字,是华夏男排一次逆转获胜激起的热血,是二十世纪世纪八十年代由燕大学子振臂喊出的时代强音,也是燕京大学作为思想阵地又一次历史性表达出的民族精神。

一人呼而万人应,响彻华夏大地。

那时候的华夏,正处于百废待兴时期,人心比较散,但这个口号立刻把所有人都凝聚起来了。

而77级这一代正处在华夏民族崛起的关键历史阶段,每一个人心中一直都觉得,团结起来,振兴华夏,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而对于更多青年人来说,“团结起来,振兴华夏”,不仅仅是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指引未来人生道路的灯塔。

在八十年代关于“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的大讨论中,使得越来越多地青年学生认识到,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

77级是历经磨难的一代。

少年时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在青春的大好年华时期中断学业、经历了上山下乡和十年蹉跎岁月。

77级处于一个最坏的时代,他们是2000万被耽误的年轻人中的一部分

但那又是最好的一个年代,他们能从2000万年轻人中脱颖而出,赶上了绝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77级不单纯是一届大学生的专属称呼,不仅是华夏拨乱反正,向知识、文明的回归而是重要的历史符号,是一个国家复兴的拐点,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77级大学生的命运颇具传奇色彩,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的经历虽然不可复制,但是其精神却值得学习和传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娇软雌性落入星际兽世快穿咱带着技能穿越古代农女翻身了锦绣华年将军的俏娇妻一家人的废土觉醒腹黑与天真,狐狸与太子驴梨花香,清浅折冲喜弟妹诬告病娇大伯哥后带球跑被甩后无敌天下,前妻悔哭了我在第一宗门做煮饭大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