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美食嘛,只要口味差不多,基本还是相通的,这顿宴席,在郑家人不住口的称赞中结束了。
之后的请客,沈氏就彻底放飞了,能让宋筠负责的就让宋筠负责。
宋筠呢,也愿意多尝试些菜单出来,倒也不是为了出多大的风头,主要还是想以后家里的饭菜能多一点花样。
为了这事儿,宋筠几乎把她祖母宋老太太种了好几个月的辣椒都霍霍干净了,就剩了点辣椒籽,留着开春去种。
出了正月,宋家就张罗着搬新家,宋念跟王鑫宋勤三个人在新宅子里量好该摆放进去的家具尺寸,就去木匠铺子订了家具。
其中有几样,比如上面挂衣服、下面叠衣服的柜子、可以在院子里放的摇椅、还有倾斜着的小书桌,都是之前宋筠和父母分开住时提的要求。
只是那时候时间紧,有的也没完全按宋筠的想法做,这次住了这么好的宅子,当然得一步到位了。
宋念觉得这些家具样式都挺实用的,干脆各打了一份儿,甚至还给客房安排上了。
宋老太太和沈氏这对婆媳俩也有事情做,那就是去人牙子处买下人。
这次需要的人不少。
和王璞家想合伙做生意,铺子不出也就算了,做手工皂的人手也得出吧。
制作流程中的机密挺多,雇人不够踏实,最起码关键步骤得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需要有卖身契的工人了。
此外,青麦离开那么久,白穗一个人又是伺候沈氏又是伺候宋老太太的,也不是个办法,得买人。
不过,临了临了,老太太终于吐了口:
“也别给我买丫鬟了,把李婆子分给我就成,咱们买个好点的厨娘吧。”
难得啊,老太太可能是在府城这一个年过的,终于意识到李婆子的厨艺是自家的减分项了,决定不再让对方插手厨房的事宜。
早就该如此了好么!
宋筠心下叹息,李婆子糟蹋了他们家多少好肉好菜啊。
这么算下来,就得买六七个人了,但还不止。
宋念又提出了:
“我们想种辣椒,也得小心着些,等着把那些布料珠宝换成钱,也去郊区或者临近的村里买个庄子,专门用来种辣椒。保险起见,近几年就不租给佃农了,还是专门买人回来更踏实些。”
宋筠大力支持,辣椒种子一旦流出去,他们可就吃不上这头茬的好处了,绝对不可以。
而且她空间里还有红薯需要种,玉米不知道能不能种出来,但也可以试试,总之,一旦买了人回来,绝对用得上。
宋筠手里无论是辣椒种子,还是土豆玉米,甚至是苹果梨之类的,量都不大,她的房子里就一个老式冰箱,哪怕她为了在家宅着特意囤货,也不可能囤太多蔬菜水果,这不就被坑了嘛。
因此,想买来种地的下人也要不了多少,依然是五六个就够使唤了,到时候摊子铺大了就再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