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明是个有心人,在随船沿江而下的路上,他就对周边地形做了详细记录。这是他在教导旅时学到的习惯,下意识得记录周围地形地貌,以备作战时使用,结果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
船队越过清军大队行驶了近十里,高一明就下令停船了。他清楚附近的地形,知道此地属于丘陵,只有一条小路从山丘见通过。这么复杂的地形,简直是埋伏的好地方。
当然高一明对自己手中兵力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也没打算依靠三五百人就挡住上万大军的通行,哪怕对方只是溃军。他想要的是做个陷阱,让清军好好尝尝厉害。
江西毛竹众多,高一明立刻派出一个连附近去砍伐毛竹,其他人则在官道上挖掘坑洞和连接坑洞的通道。见到复国军忙活,船工们也过来帮忙,到最后连炮兵也加入到了挖坑的工作中。
幸好高一明所要的坑并不深,基本上是每五十米挖掘两个一米深五十厘米直径的深坑,再用一条深三十厘米宽不过十几厘米的通道连接。很快他们就挖掘了差不多六百米的长度。
看看怀表已经是凌晨三点了,高一明下令将船上装载的火药搬运下来。步兵和炮兵所有的火药补给,被他直接搬来了三分之二,这个时候毛竹也都被砍来了。
高一明让士兵们将毛竹从中间劈开,再打通隔层。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高一明让士兵们将半片毛竹安放道那些三十厘米深的通道内,并在通道内撒入黑火药,再将另外半片盖在上面。
毛竹很快被泥土掩埋起来,随后那些不大的火药桶被两个一对放入了那些深坑中。火药桶的侧面都被打开,用毛竹与那条毛竹通道相连,也都撒入了足够的黑火药。
为了增加威力,高一明下令将手榴弹引线拔下来,塞在火药连接处,再掩埋后踩实。在整条毛竹通道的最后段,一条毛竹别引到了山下隐蔽处,这段毛竹内并未撒入黑火药,而是将手榴弹引线连接了起来,连接黑火药线和隐秘处的一个掩体。
掩体经过了巧妙掩盖,足以让两个士兵坐在里面休息而不冒出头去。高一明派出一名排长和一名班长在此处潜伏,随后下令全军回到船上休息。当七团二营离开的时候,天边已经微微发白了。
天边刚刚发白,清军已经再次启程了。他们一天没有吃任何东西,此时饿得肚子里咕咕直叫,根本睡不着。反正已经睡不着觉了,更害怕复国军的追击,所以天才刚亮,大部分头脑灵光的人已经起身继续向北逃跑了。
费扬古略慢了些,这倒不是他舍己为人决意殿后掩护,而是因为饿的厉害,命几个贴身的戈什哈出去找吃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