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边的外滩被打造了起来,这是以刘磊脑海中记忆为主建造的,虽然以如今的建造水平,无法复制那些高楼大厦,甚至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那种古老样貌也设计不出来,但外滩的建设还是相当不错的。
因为加入了许多华夏元素,让这里的建筑更加有特色,而作为新政府大楼的十二层高楼,成了新上海第一个地标性建筑。
八棱型的塔式飞檐结构与环形的回廊式五层辅楼,中间包裹着一座江南风格的水乡园林。也正是因为大楼的八棱型塔式设计和外墙的白色涂料,又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白塔园。
白塔园占地三百多亩,拥有完善的各种设施,足以满足如今政府机构的全部需要,所以在刘磊决定定都之后,尚书台就全都搬了进去,如今这里作为新汉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了,就连刘磊也在最高的十二层设立了办公室,只是他平时很少过来罢了。
此时的刘磊并未在白塔园之中,他正在距离白塔园仅一条街之隔的英灵广场。这是在遂宁保卫战之后,刘磊有感于皇家警卫旗队师第一旅的惨重伤亡与英勇事迹决定,在国内建立一座这样的地标建筑,以告慰为国捐躯的英灵。
这座广场占地面积比白塔园还要大了两倍有余,其坐北朝南呈正方形。整个广场地面由汉白玉铺就,正中是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足有十五米高的英灵碑,周围还安装有三层的台阶和栏杆。
英灵碑通体由汉白玉打造,其造型完全按照后世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模式建造,底层浮雕刻着一个个新汉军作战的英雄事迹,正面由黄宗羲亲自执笔的八个烫金大字“华夏英灵万古流芳”。在英灵碑的背面则是刘磊编撰,顾炎武亲笔书写的“英姿随风而逝,军魂永垂不朽。新汉帝国刘磊敬献”二十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在英灵碑前方十米处有同样汉白玉制作的围栏和旗杆,旗杆上悬挂新汉帝国的五星红旗,刘磊也按照前世***的做法,在广场附近安置了国旗班卫所。那里将部署有一个排的国旗班成员,他们的任务就是每日让五星红旗与太阳一同冉冉升起,再与夕阳同时落下。
在整个广场的东北和西北两角,还有两个建筑群。这是华夏传统风格的庙宇模式,不同的是这两座庙宇前面带有占地面积不小的花园,其中遍植树木,并设立不少等比例全身青石雕像。每一个雕像虽然造型不同,但都是军人装束,手里还拿着各种武器。
作为主体建筑的两座五层八角楼上分别悬挂着牌匾,一个上面写着云台殿,一个上面写着凌烟阁。其中云台殿作为华夏军人烈士的享殿,将供奉新汉帝国历次战争牺牲战士的牌位,如今位于最高处的就是在遂宁城保卫战中牺牲的皇家警卫旗队师第一旅旅长宁希庭和参谋长高益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