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若不做出决断,我们恐将死无葬身之地啊。”夏国相有些急了,他对吴三桂的优柔寡断很是不满。毕竟吴三桂再非冲劲十足的年轻总兵,他已经不再年轻了,也没有了当年的锐气,一切手段都在求稳,这才造成了周军的不思进取,酿成了如今局势。
看着吴三桂落寞的表情,夏国相没来由得一阵伤感,他觉得自己的未来已经没了希望,周国中将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史书中一笔带过的地方政权。眼见着雄图大业一点点化为乌有,夏国相甚至有点羡慕战死沙场的王会了。
夏国相很清楚,以吴三桂如今的状态,周国最好的去向就是尽快投靠一方,而且必须是能最终获胜的一方,这才能免去灭族之祸。看了看吴三桂,夏国相试探着问道:“皇上,臣还有一计。只不过此计只能保全家小,却与国家无益。”
“什么计策?”吴三桂闻言来了精神。
夏国相看着吴三桂答道:“投降。”
“什么?你要我投降?”吴三桂几乎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
然而夏国相却点了点头:“不错,是投降。如今华夏三国之中以我们最弱,既然清国与新汉帝国打得疲惫不堪,也并非我们能取胜的,就能提前站队。如今的关窍便是投靠其中一方称臣纳贡,等待两方打累了再突然出兵,帮助其解决敌手,这样才能够依靠军功保全家小平安。”
“绝对不行,若我们投靠其中任何一方,又该如何向手下将士交代?”吴三桂头摇得犹如拨浪鼓一般,他却不仔细想想,因为不听夏国相缓称帝的建议,仓促让盛武帝让位给他,结果造成内部动荡两年多才逐渐平息。
若不是这场内耗,也不至于让他丧失了夺取四川的机会,就算是现在内部的矛盾也只是暂时被压制,不知有多少人还心怀怨恨,又哪里需要交代,说到底他还是放不下自己的皇帝梦。
夏国相当然知道自己这位岳父老泰山的想法,也不禁心中暗叹,若是当年的刘玄初还活着,也不至于让吴三桂落魄至此了。夏国相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比刘玄初差得太远了,根本找不出两全其美的方法来。
见到吴三桂执意不肯投降其中一方势力,夏国相只能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华夏三足鼎立,清廷与新汉虽然强弱稍有差别,却也大致相当,若我们倒向哪一边就能成为左右胜局的势力,必然会受到礼遇。皇上若不想放弃国本,也可采取结盟的手段,只要与一方结盟,便可压倒另外一方。战时需耍些手腕,让他们两方消耗甚巨,我们至少可以谈判裂土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