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副司令张志诚满脸笑容的看着那些大家伙,心中满是临战的激动之情。空军参加的战斗实在太少了,少到许多指挥官都忘记了这支部队的存在。自从两大军事集团开战一来,新汉帝国空军还没有执行过一次作战任务,倒是法国和英国的飞艇队在对俄罗斯和对奥地利的作战中,还执行过几次轰炸。
只可惜两国的飞艇太落后,载重量和续航能力堪忧,动用成本又是极高,几次轰炸都未取得太好的效果,后来他们也就不用了。
比起英法落后的软式飞艇,新汉帝国装备的硬式飞艇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九一式飞艇长达两百米,直径25米,气囊容积近六十万立方米。飞艇上拥有四个吊舱,其中一个最大的是指挥舱和炸弹舱,另外三个则是动力舱,控制着八台发动机驱动飞艇前进。
八台发动机中有六台50**的汽油发动机,以及两台120**的电动机驱动八个螺旋桨前进。其中电动机的动力来源除了电池组以外,还有铺设在飞艇气囊上层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提供近乎无尽的动力。若八台发动机同时工作,飞艇的速度可要达到每小时129公里,只用两台电动机也能达到50公里,可以算是这个时代的极速了。
这种飞艇不但可以承载16名艇员,还能携带40吨的有效载荷,其中炸弹舱能携带最多35吨航空炸弹,可谓威力惊人。此外四个舱中还安装了六挺转轮机枪,作为防御和对地攻击手段。
在张志诚的命令下,五十六艘飞艇陆续升空,依照指南针和航空地图的指引,向着西南方驶去。横跨整个黑海,这段路程不算近,但对于能直接翻越地理障碍的飞艇来说,却是很轻松的。
开着一百多公里的极速,飞艇群只花费了三个小时就看到了远方的陆地。导航员连忙根据航空地图和下方的地标,查找自身的位置,很快他就转向了站在旁边的张志诚:“指挥官,我们已经抵达巴尔干半岛,目前应该在萨勒耶尔城以西四十公里左右,距离伊斯坦布尔大约一百三十公里。”
张志诚点头道:“非常好,校准航向,我们去伊斯坦布尔。”
导航员依照航空地图,很快找准了位置,指挥舵手调转方向,向着既定目标驶去。在没有卫星定位的年代,只能用肉眼寻找地标定位,而在海上唯一能依靠的就只有指南针和空军这些年自行绘制的航空地图。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帝国空军的导航精度已经非常可观了。
一个小时后在茫茫荒原的尽头,终于出现了一座繁华的大城市。尽管没有什么高层建筑,导航员却可以肯定目标到了。用望远镜看着城中一个个伊斯兰风格的小圆顶,张志诚露出一丝微笑:“这次是帝国空军威震世界的机会,大家绝不能手软,我命令以中队为单位,按计划开始轰炸。”
张志诚的命令被无线电报送到了每艘飞艇上,飞艇群以四艘为一个战斗单位分散开,向着不同的目标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