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将来的司家有这样的影响力,太爷就浑身来劲。
而老黄看了司亮给的文件之后,觉得司亮的想要介入到猪鬃生意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对于司亮文件中写道的将来垄断整个蜀地的猪鬃加工,老黄是不太看好的。
虽然老黄没有向司亮这样细细的算过,但是别忘了,之前的这些数据都是老黄转交给司亮的,当时的时候老黄还不知道司亮想要干什么,但是从司亮需要的各地每年生猪的屠宰的数量,老黄就知道肯定是和生猪养殖有关。
今天司亮给的文件也证明了老黄的想法是没有错的,但是对于司亮这样好高骛远的想法老黄不是很赞同。
从司亮给的文件上老黄知道猪鬃的生意利润越来越高,现在进场是一个好机会,但是司亮这样直接就下重注投入到猪鬃的加工厂上面,老黄不是很理解。
他认为司亮没有必要这么着急,可以稳扎稳打的进行,而不是像这文件上写的一样这么急功近利的。需要大量的银钱购买猪鬃,还要将猪鬃囤积起来,这样的做法会让司家其他的生意造成影响。
所以在司亮问道两人的意见的时候,老黄直接就回答了反对的意见。不同意司亮这样大规模的收购猪鬃。
听到了老黄的话,司亮知道老黄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可是司亮这个时候又不能告诉老黄将来的时候世界各国都会争相的到华夏来购买猪鬃制品,猪鬃制品更本就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现在把猪鬃囤积起来之。先打好基础了,之后才能避免被人挤兑的风险。
到时候,就算是有人眼红司家的猪鬃生意,想要卡司家的原料,那也无可奈何。
可是这些事情司亮说出去都没人信。
所以对于老黄提出的反对意见,司亮只能是沉默相对了。
而太爷看见司亮回答不了老黄的问题,知道现在是自己出马的时候了。
太爷看完了司亮给的文件,里面虽然提到将来垄断蜀地的猪鬃加工生意,可是太爷知道司亮既然已经盯上了这个行业,就像之前的水泥厂一样,肯定会闹出一番动静的。
而太爷原本就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加上之前在山城跟着巴赫见识了很多的大场面,所以想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他认为司亮的这样布局只是前期的投入会很大,对于司家的资金的压力也会很大,但是一旦开始循环起来,那司家业不会被人卡脖子。
所以在心里面太爷是赞同司亮的,可是现在可不能直接的反对老黄,要知道老黄的意见已经代表了司家一大部分的人的意见了。
太爷知道这次要是不能够说服老黄的话,那司亮的计划很大的可能是不会再司家通过的。可是太爷又不能直接的和司亮讲明。
实际上也是司亮因为被老太爷弄到雅州来读书,不清楚司家发生的很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