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司家犯错的管事态度也好了很多,只要这些管事不是吃里扒外之类的大错,老黄都会放过这些人。这可和一往的处置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一度让老太爷都担心老黄是不是不能接受清廷倒台的消息,魔怔了。
还是后来,老黄和老太爷详细的谈了一下,老太爷才真的接受了老黄真的已经放开了的事实。
这之后,老黄就逐渐的退居了二线,将司家的很多的事情都推到了其他人的手里,开始过起了半退休的生活了。
而在这些年里面,最让老太爷和老黄担心的就是当年为了替司家留下一条后路,将司亮小小的年纪就送到了国外。
虽然这之后的几年里,司亮传回来的消息都表示司亮不仅很好的完成了老太爷交代的任务,更是可以支援司家国内的生意。
可是老黄和老太爷对于司亮都还是有些愧疚。毕竟,清廷的倒台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当时老太爷和老黄是担心自家包庇太平天国残余的人员的消息被发现了。可以借着司亮这条后路将司家的人都送走。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司亮刚出国没几年,清廷自己就把自己给玩死了。而且蜀地爆发的保路运动,司家虽然没有站出来,但是暗地里也是捐钱捐物。就是想要给清廷捣乱。可是清廷还是挺住了。
原本老太爷都决定要是自家暗地里支持保路运动的行为被发现了,就带着家中所有人离开,所以司亮这条后路就不能断。
于是老太爷就发电报给司亮,让他不要回国。
于是当时准备回国一次的司亮只得留在了米国。
而之后的时局的变化出乎了老太爷和老黄的预料。辛亥革命的爆发,加上袁世凯逼迫清廷退位。这下压在老太爷和老黄胸口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司家也就不用再担心有一天被朝廷发现窝藏犯人,全家被抓的下场了。
所以,老太爷就发电报给司亮,希望他回国了。可是当时的司亮已经在米国站稳了脚步。
而且从和太爷的电报中,司亮知道虽然清廷的倒台让司家不用再担心什么时候被人发现司家有太平天国的的残余。
可是清廷的倒台却也波及到了司家的生意。之前司家花费了大力气构建的关系网随着清廷的倒台,也被摧毁的差不多了。所以再想着和官府保证良好的关系来做生意,那司家之后从头开始。
可是时局一直动荡不安,司家的几大支柱产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利润不断的减少。
还要不断的拿钱出去打点关系。
这样只有出没有进的,就算司家的家底再厚,也抵挡不住无止境的消耗。
所以从太爷的电报里面知道司家面临的情况之后,司亮更是决定留在米国,之后这样,才能支持司家在国内的生意。
所以司亮发送了一封电报给老太爷,说明了自己的决定。
而老太爷也知道自己家现在面临的难题。所以也就同意了司亮的决定。
而之后的几年,司亮通过和米国的几大财团建立了联系,加上一些未来的记忆,很快的就把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赚的钱越来越多,对于司家在国内的生意支持的力度也就越来越大了。而太爷也没有辜负司亮的信任。
在太爷的主持下,司家的生意完成了全面的转变,生意是越做越大,触角也不在是卷缩在蜀地,而是打着米国洋行的旗子,把司家的生意扩充到了全国各地。
可是尽管知道司亮在米国过的很好,可是老太爷和老黄还是很是愧疚。
老太爷自己就是白手起家的人物,当然也清楚创建司家这份家业的时候到底有多苦。
更不用说司亮是在国外,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而且,对于华人还是十分的不友好的国家。
司亮却闯下了一番基业,还支持了司家在国内的生意。
所以在老太爷受伤之后,还特意的吩咐老黄不要把消息告诉司亮,可是谁知道太爷在知道了老太爷受伤的消息之后,里马就给司亮发了电报,让司亮赶紧回国。
这也是老太爷这段时间很是看不惯太爷的原因之一。
而太爷之前误会了老太爷,和老太爷冷战了好几年。
现在误会解开之后,对于老太爷的愧疚全都涌现了出来,所以就善事老太爷在看不惯自己,只要是不忙,都会到医院看望老太爷。
当然也就从和老太爷和老黄的谈话中知道两人对于司亮的愧疚了。
所以刚才的时候,太爷下了车,却没有第一时间到医院和老太爷见面,就是突然间想到了依照老太爷和老黄对于司亮的疼爱,要是知道了司亮要冒着巨大的风险来替司家获取利益。两人肯定是二话不说,直接否决了司亮冒险的决定,宁愿放弃这次的好机会,也不想让司亮发生一点意外。
这从之前司亮要到欧洲去,老太爷和老黄知道了之后,就举起双手反对,要不是司亮向两人保证,一定带着护卫不会出什么意外,才劝服了老太爷和老黄,让这两位同意司亮去欧洲。
现在突然间司亮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太爷不用想都知道这两位爷肯定是要强烈的反对司亮冒险的行动。
果然,和太爷想的是一样的,在病房里面,太爷把司亮的电报拿出来给了老太爷。
老太爷看完之后,又递给了在一旁的老黄。老太爷还没说话,老黄就开始大声的吼道:“这怎么行,鸿亮怎么可以冒这么大的风险了。我觉得就算是放弃这次和得国人提出的好处,也要保证鸿亮的安全。”
说到这,看向了老太爷,“老爷,我就说,这个时候,少爷就不应该去欧洲,那个地方现在还很不安全...”
老黄还想要说什么。老太爷看着站在一旁不说话的太爷,打断了老黄的话,“好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再说什么后悔的话了。”
接着对太爷说道:“鸿徵,你对于鸿亮的电报上说的事情有什么看法。”
太爷听到老太爷这么一问,哪里还不知道这两位是在自己的面前唱双簧了。
老黄只是把老太爷的意思说了出来而已,现在这两位就是要自己表态罢了。虽然老太爷没有明说,但是从老黄和老太爷配合的这么默契的情况。就知道老太爷肯定是支持老黄的想法,不希望司亮冒险。只不过老太爷没有明说罢了。
太爷也知道老太爷这是要自己支持,要司亮一保证自己的安全为第一准则,对于德国人给出的好处,要是威胁到司亮的安全完全是可以放弃的。
可是太爷也知道,司亮发送电报回来的原因就是对于德国人提出的条件心动了。
可是又有点拿不住主意,才会想要征询一下自己和老太爷的意见。可是老太爷和老黄怀着对司亮的愧疚的情绪,不想让司亮冒险。直接就否决了司亮冒险的决定。
可是依照太爷对司亮的了解,既然司亮已经发送了电报回来,就证明了司亮已经心动了。
太爷可是清楚,只要是司亮决定了的事情,不是自己和老太爷可以轻易的改变的。
可是现在老太爷就是在逼着自己答应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要是自己答应了老太爷,阻止司亮去冒险。结果转头司亮就掺和进了得国的破烂事之中。
那自己还不被老太爷埋怨死。万一司亮再出点事情,那自己还不得被老太爷执行家法。
所以对于老太爷的问题,太爷没有立即答应。
而是说道:“爹,黄叔,鸿亮的脾气你两又不是不知道,就算是你们不同意他冒险,可是从这封电报上来看,他已经心动了。你们也知道他决定的事情我们相隔万里,是没办法阻止他的。”
听到太爷的话,躺在病床上的老太爷一脸落寞的说道:“没错,当年将他送出国去,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