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司亮让太爷留在了永州,而他第二天一早就带着李小志坐上了回山城的船。
司亮的离开,没有引起什么大的风波,毕竟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永州城买办剧团和这些军阀合作的事情上面。
这样的场景幕后的推手是司亮和太爷,只不过他两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进展的这么顺利。
或者火两人实在是太低估的这些军阀的行动力,这其中就包括了刘文辉。
也正是刘文辉谈成了之后才深深的刺激了这些军阀,让他们发现了居然可以不用自己的钱就可以空手套白狼。
虽然司亮和太爷已经预料到了这次肯定会有人想到这样的方法,可是让他们两没想到的是就在司亮离开的当日,刘文辉居然就已经和在永州做生意的江浙财团的商人达成了协议,愿意拿出钱了支持刘文辉。
而刘文辉也没有见这个消息保密,而是直接公布了出去,这样的一份计划使得这次的事情很多的军阀就开始行动起来了。尤其是军事力量和地位在刘文辉上面的军阀更是觉得这次不能让刘文辉专美于前。
所以,这些军阀也坐不住了,而是带着自己手下开始频繁的拜访了永州城里面的大商家,或者是联系家里,让自己的手下到自己驻地内大户人家进行拜访。
也正是这样的一种情况是,使得司家准备建造工厂的消息就扩散出去了,就连在其他省份的商人都接到了这个消息。
哦最后就连熊克武都没有逃脱这样的情况,在外省的一些人都托关系到熊克武的名下想要让熊克武出面来获得更多的股份。
但是被熊克武给拒绝了。此时的熊克武也算是明白了司家的套路了,之前的一些准备都是烟雾弹,这后面的手段才是司家准备的正餐。司借用自己等人的影响力来推动自己的计划,还通过自己等人吸引了外来的资金,解决了建厂最大的难题。
虽然有点不爽,但是熊了吴知道就算是自己不参加,其他的军阀一会主动加入进来,到时候,自己再想要获得司家这些工厂的股份那付出的代价可就比现在大的太多了。
所以,熊克武不仅没有阻止消息的散播,反而是在暗中推波助澜。当然,这其中也有其他的人在帮忙,就这样司家的这个计划很快的就吸引到了很多的目光。
而回到了山城的司亮先和老太爷见了一面,将永州的情况详细的讲给了老太爷听。
老太爷没想到自家的两个小崽子居然玩的这么大。从司亮的描述中,老太爷知道这次司亮和太爷的动作搅动的事情产生的影响是越来越大了。当然对于司亮和太爷,老太爷还是很有信心的。
之前的时候,老太爷还担心两人的安全,担心买办集团的人会暗中下毒手。可是听到司亮的讲述之后,老太爷发现,现在的司亮和太爷比之前预计的要安全很多,尤其是知道了此时的永州城内是暗流涌动,各方势力相互制约。
要知道这次的计划司家是主要的参与者,一旦司家的人出了问题,那么,牵扯到的事情可就是个大麻烦了。一旦没有了司家在中间牵线搭桥。这些军阀之间的合作也就很难进行下去了。
想要找到新的家族来替代司家可不是这么容易的。要知道这些军阀能够相信司家可是司家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将司家的口碑建立起来的。其他的家族想到达到司家的这种程度,那么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的。
要知道虽然司家虽然在和买办集团的斗争宗胜利了,也彻底的垄断了蜀地的猪鬃和桐油的生意,但是并不意味着司家就开始大量的压迫百姓,反而,司家遵照太爷的命令将猪鬃和桐油的收购价格随着国外行情的变化也都上涨。
也可以说是将之前掌握在买办集团手里的那些利润从这些人的手里抢了过来,分给了蜀地的百姓。更不用说了司家从老太爷到太爷都是支持革命的人,当年反对清廷和袁世凯的时候,司家都是捐钱捐物,和现在蜀地政界的关系很密切。
而且这么多年,只要是发生了大灾,司家都是号召士绅和大商家捐钱捐物用来赈灾。
到如今,司家的生意做大之后,太爷还在司亮的建议之下,在蜀地建了好几所的孤儿院,还承担这些孤儿院所有的费用。
也正是这样的底气,司亮和太爷才敢公布工厂计划,还将这些军阀给拉拢进来。却也不担心司家会被踢出局。
老太爷在之前听到司亮和太爷讲解这个计划的时候,就有点担心。
他知道这个计划一旦实行了,对蜀地,或者说对整个的华夏都很有意义,但是这其中需要庞大的资金,而司家一旦拉这些军阀入伙,这些人为了筹集加盟的费用一定会加大对百姓的盘剥。这样的情况不是变相的让老百姓受苦。
所以老太爷当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想让司亮和太爷改变他们的打算,可是这次的事情之后,可是司亮和太爷当时告诉他,这样的问题他们会妥善的处置好的。
现在听完了司亮的话,老太爷也知道司亮和太爷通过这些手段让买办集团的人自己主动的跳了进来,算是解决了资金的问题了,
可是这个时候,老太爷也敏锐的发现了,这样一来,司家将来要面临的就是同一阵营内的斗争了,虽然知道司亮和太爷不是一前一遇到问题就向自己求助的小孩了,可是老太爷还是担心司亮和太爷斗不过这些人。
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司亮,老太爷把自己到了嘴边的话都按下了,就是不想让司亮在担心了。毕竟这次的事情司亮和太爷已经做的很好的。好的超出了老太爷的预料。至于将来会发生的事情,将来遇到了再解决就行了。
老太爷相信司亮和太爷到时候肯定会完美的解决的。
和老太爷见完面之后,司亮特意让李小志发了一封电报到米国,让自己在米国的手下将自己要求的工厂的全部设备的消息尽快的收集好之后,派人送来华夏。
这也是司亮这次回山城的主要目的之一。另一个目的就是和刘相沟通一下,将这次会议的大致情况双方之间相互通通气。
要问司亮为什么要回到山城才和刘相联系,为什么不在永州和刘相的代表唐式遵联系,这也是逼不得已。
虽然司亮和太爷并不担心这些财团借着这些军阀混进了这些工厂的建设,但是司亮和太爷还是想要留上一手,免得将来真的发生了意外的时候,没有应对的方法。
也正是这样,司亮肯定要在之前和自己的盟友好好商量一下。而刘相作为司亮这么多年来发展的铁杆盟友,当然是要通知他一下。
虽然司亮也可以在永州去拜访一下唐式遵,在通过唐式遵转达自己的意思,可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永州可是鱼龙混杂。
而作为所有人关注的目标的司家肯定会有很多的探子盯着司家,一旦司亮去拜访了唐式遵,司亮相信自己和刘相合作的十七个肯定是瞒不过这些人的。
虽然司亮也没打算将刘相和自己的关系一直隐瞒下去,但是司亮觉得这个消息隐瞒的越久对自己和刘相都会有好处。
而刘相接到了司亮的电报之后,想了一下,给司亮回电,生意上的事情都听司亮的安排。
同时还发了一封电报给唐式遵,让他和其他的军阀一样,开始寻求合作者。
而唐式遵接到了刘相的命令之后,一下就兴奋起来的,之前就有很多的商人和士绅想要和刘相合作,可是他给刘相发了电报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回信。所以唐式遵也不敢擅自行动。
面对这些商人送来的大笔的钱财,唐式遵虽然心动,可是也不敢收,现在得到了刘相的命令之后,终于可以放开手脚来收钱了,这对于唐式遵来说,是一个发大财的机会了,当然,刘相的命令还是要严格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