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他们经暗地里调查,知道了司家更多的情况。
都知道太爷没有说假话,凭着司家本事的力量,司家的确是可以将这些工厂给建立起来。
最多建设的时间稍微长一点,可是最后的利润也就没人和司家分了。
而在座的明显都是占了司家的便宜,现在在要人家放弃关系权就有点过了,而且这些人也不敢说换了人经营一定比司家管理的更好。
所以这些人也真的不敢说然司家放弃工厂的控制权,要是司家真的放弃了,那这些人里面还真的找不到可以和司家司鸿徵相提并论的人。
就算是有着这样的人呢,也肯定是非常出色的人物,怎么可能来接手这项工作,要是做的好当然是不用说了。
可要是经营不善,没有获得回报,这些人可没有司家还蜀地的这样的地位,等着他们的就是这些投入了大量资金了军阀。
所以知道司家的掌控权是没办法从司家手里接过来了,也不能接过来,所以这人也就放弃了逼司家离开领导层的打算。但是对于司家掌握的股份肯定是不能这么多的,怎么也要让司家的人让出一部分来。
所有这人接着说道:“司大爷,你们家的股份是不是有点多了,怎么也要让出一部分吧。”
司亮理解接道:
“之前我大哥就已经说了,现在的这份股份分配的方案只是草拟而已,要是大家都不满意,还可以慢慢的商量。
但是我还是要说清楚,司家占据这么多的股份还是为了更好的掌控这些工厂的运作。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大家,一旦将来这些工厂发展都走上了正轨了那我们司家的股份可以大幅度的减少,这都是可以在之后的分配方案上写清楚。”
这下司亮这样摆明了车马,没有人在针对司家的股份的事情了,毕竟司亮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所以这个人找不到借口了,只得一脸无奈的坐下了。
而这位刚刚坐下,坐在刘长勇身后的人就站了起来,对着司亮说道:“司二爷,这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司家的股份我们可以接受,可是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这里面米国洋行要占据这么多的股份,这样的情况很不合理啊。希望二爷可以给我们们解释一下。”
太爷听到这话,正要抢先说,但是被司亮给阻止了。
司亮知道这人是指名道姓的要让自己来回答,就知道这人肯定是冲着自己来的,来者不善,所以阻止了太爷替自己回答。
而且司亮有种感觉,这人虽然说话没什么毛病,但是语气中总是带着一股东北大碴子的味道。这样的情况,让司亮开始觉得这人有极大的可能是东瀛人。
司亮虽然知道这次自己这么大的动静肯定会引起在山城的洋人的领事馆的注意,可是司亮没想到东瀛人的动作居然这么快,就赢借着刘存厚的路子混到会议上面来了。
要知道虽然在甲午战争之后,根据《通商行船条约东瀛派驻领事,在山城跟当时的清政府协商,划定了王家沱的一段地区为东瀛的专管租界,成为日本在中国的五个正式租界之一。
借着在山城的租界,东瀛的商人,大批住进租界,先后在山城的东瀛租界开设友邻火柴公司、大阪洋行、又新丝厂、武林洋行、日清公司等和“海军集会所”。
国家积贫积弱,政府在国外的人面前总是低一头,东瀛的军舰停泊租界外面的江面,给予东瀛租界很大的支持,这些东瀛人在租界内很嚣张。
可是蜀地远离远离,天下未乱而蜀先乱,蜀地自从推翻清廷以后就没有在平静过,是一块特殊的战乱区。
而且蜀地的百姓对东瀛的侨民很是瞧不上,反对东瀛的情绪也很高涨,好几次集会要求收回租界,
而且之前几次抵制洋货的行动,东瀛在蜀地的商行,工厂,商品都被蜀地的百姓抵制。尤其是这几年蜀地的工厂越来越多,加上其他国家的洋行也不断的在蜀地扩展他们的生意。
造成的结果就是各种商品充斥蜀地的市场,东瀛租界工厂因为商品积压严重,遭遇了极大的冲击,大部分呈现亏损状态。
司亮很清楚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坚持不撤走,长期在蜀地经营的东瀛商社大都是有着东瀛政府暗中的支持。
而且因为蜀地人的秉性,这些在山城的东瀛人,被蜀地百姓很是排斥,无法融入蜀地社会各阶层,加上蜀地的袍哥义气重,将领和高级官员几乎都出身袍哥。
虽然这些人很多都是沽名钓誉的人,在蜀地的政坛上面是拉帮结派,内斗不止,可是让司亮很是高兴就是哪怕东瀛人金元开路,也很少有敢和东瀛人合作的人,就是合作很多时候都是偷偷摸摸的,担心被人发现。
这也是让司亮诧异的地方,刘存厚作为蜀地的的一大军阀,之前还一度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
对于和东瀛人合作这样的事情,他是清楚其中的后果的,要是消息一旦别泄露出去,那他这个原本在蜀地百姓的眼中就声名狼藉的人就真的彻底的完蛋了。还不用刘相在动手了,他自己的手下说不定酒要跳出来反对他。
要知道这位可是个精明的人,和东瀛人合作的坏处他不会想不明白,所以,只有可能是这些东瀛人进行了伪装,彻底的瞒过了刘存厚,或者说这次来的人借助了其他的身份来参加的。
而司亮原本的计划就是因为华夏的很多大型的钢铁厂大都被洋人掌握了,尤其是东瀛人,更是不遗余力的削弱华夏的工业制造的水平。
所以司亮是不得不佩服这些东瀛人触角的敏锐,自己都才刚行动起来,这些东瀛人就已经准备混进司家的股东里面了。
当然司亮知道这个时候,东瀛就算有什么不好的主意,也不会这个时候动手,所以对于东瀛人提供的资金司亮还是很欢迎的,至于这些人,司亮准备到时候等资金到账之后吧,把这些人的底细告诉给刘存厚,让他来处理。
司亮相信这位能够将百姓的税收到几十年之后的人,他是不介意吃掉这些送到嘴边的肥肉的。
而现还不是动这些东瀛人的好时机,所以司亮就当是没有发现这些人的真面目,而是继续回答之前这人的问题。
“这次将股份分出一部分给米国的洋行,是因为这次工厂的设备,我准备从米国购买,而米国的洋行愿意拿出一笔钱来入股,购买设备,而且他们向我保证一定会购买最先进的设备。这也是我同意将一部分的股份拿出来给米国洋行最重要的原因。”
听到了司亮的解释,在座的军阀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就是担心司家平白无故的将工厂的股份送给了洋人。
要是司家真的这样做的话,那么之后,这些军阀就真的很难在向之前那样信任司家了。
现在知道了司家这样做的理由,这些人才算是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