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原本是想着购买一些粮食作为储备,但是后来在司亮的提醒下,太爷才知道自己之前忽略了永州的工厂。
要知道永州的土地是很有限的,一旦司家的计划开始实行了,单单靠着永州的土地是没办法养活工厂的工人的。
而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从外面购买粮食到永州。
所以太爷就想到这次和自己合作的那几家粮行。
但是太爷也担心要是司家这的把这笔生意交到这些人手里,万一到时候这些人坐地起价,司家到时候可就黄泥巴掉裤裆里,怎么都说不清了。毕竟虽然这次和这些军阀和买办集团的人都谈的差不多了。可是太爷心里清楚的很现在这些人听司家的话,是因为工厂的建设除了司家之外,再,,没有人能够玩的转。但是一旦工厂建厂卡死生产了。现在这些向司家低头的敌人到时候肯定会跳出来找司家的麻烦。
而粮食的采购就是最容易让人抓住把柄的。
所以不管是为了司家自身也好,还是为了在永州建厂的事情也好,太爷都不可能不同通知所有的股东就将这些采购商的名额给定下来。
但是这些和司家亲近的人,太爷还是可以率先透露一些消息,让这些粮商提前准备一下,到时候优势就更大一些。就算是有人知道了这这件事。
作为一种潜规则,没有人敢说太爷这样做,是违反规则的,毕竟这就是这个时代的最大的特色。
而就在太爷忙着筹备粮食的事情的时候。抗议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了。
在5月19日,北平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很多地方的学生也开始罢课了,支持北平学生罢课的行动。
这其中就包括了锦城。
此时的太爷还不知道自家的那位参与到了罢课的。等到太爷忙完了账目的事情之后,还没到家就看见家里的下人急急忙忙的找到了司宽。
小声的在司宽的耳边说了几句话,司宽的脸色一下就变了。
太爷知道肯定是生大事了。
果然,在太爷走出房间之后,司宽就赶紧走了过来,对太爷说道:“老爷,夫人传来消息,说少爷去参加游行示威。之前的时候还瞒着夫人,可是前天居然带着小姐一起去参加,差点就出了问题。”
太爷一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就火了,也顾不得剩下的一些事情了,转身走进了房间,和管事吩咐了几句,和旁边还等着对账的几位商人说了几句。就气冲冲的朝着家里赶回去了。
司家和其他的家族有很大的不同,和这个时代的很多人的观念也不同。当年太奶奶怀孕的时候,太爷刚将生意搬到了山城。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后,为了照顾太奶奶和刚出生的孩子,老太爷和太爷的岳丈就将太奶奶和孩子留在了老家。所以等到太奶奶搬到山城的时候,孩子都四五岁了,正是给人憎狗厌的时候,所以这个熊孩子经常因为闯祸之后被太爷给责罚,所以两父子之间谈不上亲近。
可是在女儿出生的时候,就完全是另一个模样了。
这个时候司家的生意已经走上了正轨。加上太爷这个时候因为获得了司亮的资金支持,所以生意场上已经除了少数的几家洋行之外,猪鬃和桐油的生意都掌握在手里了,更是积极的朝着其他的方面发展,但是这个时候司家当初收养饿孤儿已经长大了。
正是有了这些人的帮助,虽然生意扩大了但是太爷自己的事情却减少了很多。
这个时候这个刚出生的孩子就成了太爷关注的重点了。后面的几年司家的发展基本上没遇到大问题,所以太爷空闲的时间就越来越多了。
而为了弥补当初没有照顾过自己的孩子的太爷,就开始亲手照顾这个孩子。惹得老大都吃醋、
而家里的小人都知道这个家里二小姐是老爷的心头肉。太爷也正是这样成了整个山城有名的女儿奴。
当初老大要去锦城读书的时候,太爷就不同意,不是舍不得老大,而是不想让自己的贴心的小棉袄离开自己。
太爷这样偏心的情况就连太奶奶都看不下去了。和太爷说了几次,可是每次太爷嘴上答应了,一遇到关于小棉袄的事情就什么都忘记了。
就连当时在国外的司亮都从老太爷的电报中知道了太爷对待两个孩子的不同的态度。
当时老太爷还特意的让司亮劝一下太爷不要太过于偏心。
可是司亮却觉得这样的情形十分的熟悉。后来在李小志的提醒下,司亮才发现就这个情况就和当年老太爷对待自己和太爷的时候是一样的。当时的太爷也是被老太爷偏心的情况给刺激的不行。
可是谁能想到等到了太爷自己的时候,和老太爷的做法就没什么差别。
于是司亮就特意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太爷,在信里面劝说太爷岁自家的崽子好点。
太爷接到了司亮的信之后,想起的当年自己和司亮的情况。所以也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对自家崽子的态度改变了一些。
加上太奶奶在中间磨合,所以在老大带锦城去读书的时候,父子两之间的关系已经大有改善了。
这也是之前太奶奶发电报来,说老大去参加了游行示威,太爷没有反对,反而是劝说起太奶奶来了。这样还惹得太奶奶几天没有给太爷传递消息。
可是现在自己的贴身小棉袄差点就出事了,太爷这下就忍不住了,在回家的上是麻省一片。就连管家司宽都不敢招惹处于暴怒状态的太爷。
还是在书房里面做事的司亮接到了李小志的传递的消息,才知道这位回家之后将司家的护卫头领叫到跟前询问具体的情况。
就在司亮想要去询问太爷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司宽就被太爷给派来请司亮去大厅谈事了。
到了大厅之后,司亮就看见站在一旁的一位护卫。对于司家在国内的护卫司亮不是很熟悉,除了去过米国帮司亮训练过人手的那几位之外,其他的人司亮就没有接触过了。
当然这也是司亮故意这么做的。在司亮当年出国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司家在华夏的产业都留给太爷,司亮一分都不要。
所以,为了避嫌,也是为了让太爷知道自己的心思,所以司亮对于司家在华夏的产业除了一些必须了解的,其他的生意除非太爷主动讲给司亮听,司亮是不会问太爷的。
而太爷手下的护卫人员,司亮更不可能接触了。
但是,司亮还是知道这些护卫大都是当年老太爷收留的那些太平天国的后裔。
这些后裔中一部分成为了司家护卫队的骨干力量,一部分成为了司家在各地的掌柜,管事。可以说这些人已经和司家纠缠在一起了,和司家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状态。
这几年的时间,太爷更是从老太爷的手里接过了司家黑衣卫队的人员,更是凭借着自身的做事方法彻底的折服了这些曾经在老太爷的手下做事的人员。
而这些人也没有让太爷失望过,司家的生意有了这些人暗中保驾护航,免除了很多的麻烦。
要知道这个时候,司家的商队想要到各地做生意,最担心的就是遇到土匪和恶霸。每次司家遇到这些人,能够商量的,司家都按照规矩来办,可是不能商量的,想要将司家一口吃掉的,就得是靠着这些黑衣卫队来解决。
正是黑衣卫队对司家的贡献很大,所以这些人在司家的待遇也是最高的,当然这些人也对得起司家的高福利。每次太爷吩咐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可是看着这位黑衣卫的头领的样子,司亮担心是不出什么事情了。这位的脸色很难看。
看见司亮进来了,太爷也停止可黑衣卫的头领说话。转头对着司亮说道:“鸿亮,这位是我们家黑衣卫队的头领韩冰。你们两之前没有见过,这次就算是见面了。”
听到太爷的介绍,司亮抱拳道:“韩护卫的名声我可是早早的就听说,这次还是咱们第一次见面,真是幸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