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交易所的时候,陈立夫提前让人通知了常凯申的人都放下了手里的事情在交易大厅等着陈果夫的到来,
赝本按照陈果夫的身份,常凯申等人是和陈其美是一辈的人,大可不必亲自出来接待陈果夫,可是陈家因为和司家的关系,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当初陈其美在遇刺身亡之后,很多人都以为陈家想要在回到陈其美在的时候的声望,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而且这中间陈家还要抓住一切发展的机会,才能将家族带回到陈其美在的时候的高度。
可是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陈其美过世之后,在没有任何好处的情况下,司家居然还愿意支持陈家,还将原本属于司家的一部分生意交到了陈家的手里,让陈家有了发展的本钱。之后更是将司家的一些赚钱的生意交给了陈家来负责。
经过这几年的发挥在,陈家就算是不在政府内做事,在商场上也是能够叫的上名号的人,而常凯申的等当初和陈其美交往的人所以这些年也发展得不错,可是要和陈家的比较,那就差的远了。
而这次筹建交易所,没有大商人的加入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虽然有了张静僵出面邀请了一些资本家和商人参与,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常凯申心中的目标,恰好这个时候陈家将陈立夫派到了魔都负责陈家在魔都的生意。常凯申就想让陈家也加入进来。
毕竟此时的陈家已经在广州政府内占据一席之地的不在是当初陈其美在的时候要打着陈其美的名号才能够在国民党内部获得他人的敬畏的陈家了。现在的陈家已经是自成一派了,而且因为陈家自身有着商业上的加成,所以还获得了孙文的信任,将有关政府资金管理都交到了陈其采的手里。
相当于陈其采现在手里是握着广州政府的钱袋子。
而这样的陈家正是常凯申需要的。所以常凯申安排的让戴季陶出面拉拢陈立夫,
而陈立夫虽然也已经出来做事好几年了,但是和戴季陶这些老狐狸一比差的还是太远了,陈立夫根本就不是这些家伙的对手,当然这些人也不敢真的算计陈立夫,只是想要让他用陈家的招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交易所,
而这中间,该陈立夫赚到的钱,戴季陶等人是全数交给了陈立夫,也正是这样,让陈立夫感受到了自己赚钱的满足感。
陈果夫当然是知道戴季陶等人将陈立夫拉拢到交易所是什么意思了。陈家的人要是换个人来的,陈果夫或许会相信戴季陶等人是想要找帮手,可是他们选择了陈立夫。虽然借口很好,但是已经磨练出来的陈果夫并没有陈立夫那样好骗。
只不虽然交易所的事情上戴季陶等人的确是有所隐瞒,但是陈家的确是赚到了钱,只不过之后要承担的风险有一些大而已。
陈果夫也知道虽然风险很大,但是这中间赚取的钱不会少。
当初陈果夫就亲眼见了陈其美和太爷两人借着橡胶的股票狠狠的赚取了一大笔钱。当时这样的场景和那些破产之后想不开自杀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这次交易所的事情让陈果夫想到这样的场景也是因为太爷在给陈其采的电报中提到了陈立夫在魔都做事,他亲身去感受了一下魔都交易所的情况。太爷在电报中告诫陈其采赚钱是可以的,但是要及时的抽身,不要因为赚钱太多将双眼给蒙蔽了,等到危险来临的时候再想要逃跑,就太迟了。
也正是太爷的警告,陈其采才会注意到陈立夫早魔都的动静,虽然之前有关交易所的事情陈其采也听闻过一些,但是因为当初橡胶的风波让陈其采印象深刻,虽然当时陈家没有成为那些破产,自杀中的一员,甚至还赚取了不少的钱财,但是陈其采也被当时橡胶股票的风波给吓着了。
所以当国民党内部有人提出想要筹建交易所用于筹集经费的时候,陈其采直接就将这件事让了出来,没有丝毫插手的意思。
也正是这样,这件事最后才由章静江来负责,最后将常凯申给推了出来。在魔都搞起了交易所。
从太爷的电报上得知了陈立夫居然也搅合进了这件事之后,加上太爷在电报上说的计划,陈其采也就同意让陈家掺和到交易所的事情中。
而陈果夫这次来不仅是是要让陈立夫和他一起回广州,还是为了和戴季陶等人商量,看看陈家加入到交易所之后,他们愿意分给陈家多少的好处。
因为陈家亲自下场和陈立夫下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陈立夫虽然已经开始管理陈家的家族生意,但是总的大权还掌握在陈其采和陈其业的手中大事上还是要这两人说了才算,陈立夫还差点火候。
而戴季陶等人全都是人精,所以在接到陈立夫消息的时候,再听闻陈立夫辉被陈果夫给带回广州,几人就都明白了,这次陈家是准备亲自下场,在交易所掺和上一脚了,而陈果夫这次来是和大家谈判的。
要是谈的拢,那陈家就可以他i几人站台,要是谈不拢,那陈家就会放弃这次赚钱的机会,让陈立夫推出交易所的生意。
戴季陶和常凯申很给陈果夫面子,两人猜到了陈果夫的来意之后,居然在交易所的门外等着陈果夫的到来。
所以当陈果夫到了交易所的时候见戴季陶和常凯申居然在大门前迎接自己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赶紧的走到两人面前,尤其是常凯申,这位和陈其美可是结拜兄弟,当初陈其美在魔都的时候常凯申可是帮了他不少的忙,在陈其美遇刺身亡之后常凯申还曾经想要问过陈家需不需要帮忙。
要知道当时陈其美突然就遇刺身亡了,很多事情都没有交代,很多人都以为陈家就这样要衰败了。
尤其是很多人都知道陈其美被刺杀是因为得罪了袁世凯的结果。而当时北洋政府占据统治地位,很多人担心帮助了陈家会招致袁世凯的打击,所以很多人虽然很是同情陈家,但是都不愿意这个时候出手。
而在这样情况下,只有常凯申曾经大方的询问过陈家寻不需要帮忙,当然还有太爷,直接将陈其美和司家合作的生意全都交到了陈家的手里,让陈家有了经济支柱,避免因为陈其美的事情断了生计来源。
而当时的陈果夫也已经跟着陈其美做事了,虽然他负责多司陈家生意上的事情,但是当陈其美过世之后,陈果夫才感受到了人情的冷暖。
因为知道陈其美是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之后,很多原本和陈家合作的商人,尤其是北方的商人直接就撕毁了和陈家的约定,导致陈家因为这件事损失惨重。
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袁世凯在杀鸡儆猴,所以北方的商人都不敢和陈家扯上关系,要不就是要和陈家做生意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敢暴露了和陈家之间的关系,也只有司家敢正大光明的站在陈家这边。
陈果夫可是清楚当时司家是冒了多大的风险来支持陈家。要不是袁世凯在之后的一个月就因为尿毒症病逝了,后面因为袁世凯的死争夺权力,没有人在顾忌司家扫了袁世凯的面子的事情,司家有可能就会受到袁世凯报复,
但就是这样,司家被认为是和国民党人走的很近的典型,司家在北方的发展一直受到北洋政府暗中的打压,直到司亮在米国的事情随着留学归来的人增多,在北洋政府内司家的关系网逐渐完善,导致北洋政府不再暗中打压司家,司家的生意才逐渐在北方发展起来。
而这些事情司家从来没有和陈家抱怨过,太爷也从来没有在陈家面前说过当初后悔帮助陈家。
作为陈家下一代的核心,陈果夫刚开始并没有进入到广州政府内做事。而是将陈家的生意管理起来。这中间陈果夫才感受到了司家战站队陈家时候所要承担的压力到底有多大,
也正是这样虽然陈果夫还是很不待见太爷,但是在他的影响下,陈家和司家的关系并没有随着陈其美的去世而显得冷淡下来,反而是随着司家的生意不断地扩大,两家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
这也是之前江浙财团的人吃了那么大的亏,也愿意坐下来和司家谈判的原因之一。
因为这些大商人和资本家们都知道陈家是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对司家动手而无动于衷。
当然,因为司家自从太爷调整了发展的方向之后就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到了蜀地,没有在向外大肆的扩张,而且,就算是在蜀地外做生意,司家也是和熟人接触,所以一般外界的人不是和司家合作的人根本就不了解司家的底细,当然就更加不清楚司家和陈家内在的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