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陈果夫的提醒,常凯申和戴季陶也很重视。就算是不重视都不行,陈果夫已经用陈家在商业上的成功证明了陈家的人还是具有很好的商业眼光的。
可是要他们在危机没有爆发之前就脱身,根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他两愿意,他们背后的人都不会同意两人撂挑子的行为。更何况,常凯申还有个更大的目标。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将交易所这个会下蛋的金母鸡给放弃了。
当然,对于陈果夫提到的纺织厂和印染厂的事情,两人还是很有兴趣了。
在魔都交易所做了这么久了。常凯申和戴季陶当然知道纺织厂和交易所能够赚钱,而且生产的产品根本就不愁卖。可是这前期的投入实在是太大了,单单是一些机械设备的购买就要一大笔钱。这些钱;强人拿来做其他的是说不定还更好。
更何况,两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钱。
现在好了,陈果夫提出让两人入股,常凯申和戴季陶都知道这是陈家想要拉着两人发财。不然单单靠着陈家的关系和司家的财力。根本就不像陈立夫说的陈家的资金短缺。想要卖出一点股份来凑集资金。
两人可是清楚要是陈家安真的要筹集资金,只要对外放出风声。多的是人愿意送钱给陈家,搭上这顺风车。
所以两人虽然没有直接答应陈果夫,可是也没有拒绝。而是让陈果夫提出两人需要考虑一下,实际上就是想要趁着这段时间筹集资金,不然,到时候答应了加入陈家的印染厂和纺织厂却拿不出钱,这不就成了笑话。
陈果夫也大概猜到了他们的意思,所以直接答应了给两人半个月的时间考虑。
好让两人慢慢的筹集资金。
当然也是给给陈果夫自己流出足够的时间来寻找工厂。
本来陈果夫的计划是等到交易所出问题之后在低价抄底的。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鸦片生意的利润太高了吸引了太多的人,而司亮为了转移自家这些盟友的视线,之鞥是将这个纺织厂和印染厂的计划提前甩了出来,用来吸引这些人的视线。
当然,对于能够有多少人愿意加入到纺织厂和印染厂的生意中,司亮并没有把握,毕竟鸦片的生意真的太赚钱了。
就在司亮和太爷忙着和陈果夫筹备纺织厂的时候,沙克逊派人到南美调查的人也给他传回了情报,并告诉他这个消息是真的,真的有人在南美买下了大量的土地用来种植鸦片,
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沙克逊真的有点愣住了,虽然之前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沙克逊就有预感有麻烦了,但是到底是要眼见为实。没有亲眼见到,沙克逊是不会相信这些消息的。
所以沙克逊一边悄悄的加大了鸦片的出货量,一边联系了自家在米国的人,让他们派人去南美看看是不是和消息上说的一样,有人在南美种植大量的鸦片,
实际上为了保证消息的准确性,沙克逊还想让家族在印度的人亲自去一趟。可是这样的话,时间就太长了,最后沙克逊还是放弃了自己的这个想法。从家族在米国的驻地选乐几人去南美探知真假。
当然,沙克逊不知道的是就算他再派其他的人去调查,结果也是一样的,的确是有人南美买下了一大片的土地,雇佣了不少人进行种植。只不过种植的不是鸦片,而是粮食和其他的一些经济作物。
而这些土地当中,司亮就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所以他要想骗过沙克逊派去调查的人简直简单的不得了,更何况,在和沙克逊等人开战前,司亮就已经通知了老黄让他派人将沙克逊在米国的手下都给盯牢了。就等着这些人行动了。
而且因为这次司亮还拉拢了米国的一些财团,之后就让在欧战的时候被英国人和法国人给坑的不清的米国财团想要借机教训一下英国人。
这样几股力量联手,沙克逊就算真的再派人调查也是同样的结果。
当然,为了拉拢米国人帮忙,司亮还是让出了一部分的利润,尤其是运往南美的货物的份额,司亮分出了一部分给摩根等人。
要知道当初司亮还没回国之前,就开始派人进入到南美,开始经营南美的生意。但是当初因为作为殖民地的南美,说话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所以司亮进入南美之后被本地的势力联手排挤。损失不小。但是司亮还是坚持了下来,虽然每年都要在南美损失很大的一笔钱。
就连集团内部都有人开始反对司亮这样盲目的将钱投入到南美这个大坑。就更不用说其他的财团为此经常是拿着这件事来笑话司亮。
可是司亮还是我行我素的,就当没有听到。事情的转折在欧战爆发之后,西班牙等国在南美的力量一下就减弱了,而司亮则乘机动手了,凭着这些年铺设的关系网。司亮直接就控制了南美的几个重要的城市。
这个时候,司亮没有被成功冲昏了头,他知道单凭他是没办法吃下这么一块肥肉。于是司亮拿着掌握在手里的几个城市回到了米国,和摩根等财团进行协商、
最后终于达成了协议,之后摩根牵头说动了米国政府,随后就是一群人在南美圈地,划分地盘。
这些殖民地的宗主国当然是不愿意看到自己的殖民地被米国人给控制了,可是当时的欧洲,英国人和法国人可是指着,米国人提供的资金才能继续和德国人开战。所以对于米国在南美搞得小动作就都当没看见了、
于是在英法的放纵之下,在欧战结束之前,整个的南美,大部分的城市都已经被米国人给悄悄的掌握了。
在掌握了这些城市之后,当然就是赚钱了。
而司亮则凭借着多年的经营,搞起了农业种植的项目。
原本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笑话司亮不愧是华夏人,只知道种地。不知道开工厂和挖掘矿产更加的赚钱。
可是到欧战结束的时候这些人才发现他们将司亮给当成是傻瓜,还笑话司亮,可是最终反倒是他们成了笑话。
要知道虽然司亮一直都在进行农业种植,但是司亮的方向却是机械化的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让司亮没花一分钱就从洛克菲勒的手里要到了一笔钱,用来开发农用机械。
而洛克菲勒家这么主动的给司亮送钱,也是看到了农用机械的使用前景。
要知道虽然洛克菲勒控制的标准石油在1911年5月15日,因为垄断的原因直接被米国政府给拆分为约37家地区性石油公司。
可是洛克菲勒家族这个时候还是牢牢的掌握住了很多的股份。
所以当司亮找到他们家,用农用机械的前景说服了他们进行投资。毕竟这些机械都是烧油的。烧油就意味着给他们送钱。
所以洛克菲勒就很爽快的就给了司亮一笔开发农用机械的费用。
谁也没想到欧战会词序这么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