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时间,司亮时刻关注着蜀地局势的变化,更是让司家的情报系统加大投入。因为司亮知道刘相既然已经准备借着这次刘存厚的问题发难,那想必刘相已经是得到了一些确凿的消息。
所以,司亮知道蜀地的平静也没多长时间了。
果然,原本就因为之前在巴黎和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国内很多省队北洋政府的统治非常的失望,所以陆续有省份提出要自治,还要废除督军的制度,这就让掌握国家大权的北洋政府很是不满,于是就借着“统一”为名,调集军队进攻南方各省。
人南方各省为了对抗北洋政府的“统一”,也掀起了废除督军,由本省人制定省宪,选举省长来管理省内事务的举动。
原本司亮以为按照现在蜀地的局势,还走不到和北洋政府翻脸的地步,可是从刘相拜访自己的事情来看,司亮觉得肯定有一些事情是他不知道的,所以司亮加紧让司家的情报部门加大对情报的收集工作。
果然,没过多久,司亮就知道刘相这次为什么这么着急了。
原来刘存厚眼见单凭着自己的力量是没办法坐上督军的位置,于是心一横,直接就投到了北洋政府的怀抱里。还以自己的名义向北洋政府发了电报,这份电报主要是拟定了蜀地各位军阀的职位的方案,
其中刘存厚本人在这份方案上被他自己给安上了督军的位置,熊克武被他给安排到省长的位置上,刘相则成了山城的护军使,同时蜀地其他的军阀刘存厚也没有忘记给这些人安上地方镇守使的职位。
这时候,司亮也想明白为什么刘相会在这个时候要求司家帮忙了,
因为只要赶在北洋政府正式命令下来之前,蜀地自治的主张在议会上通过的话,那刘相等军阀就不用在听北洋政府的命令了。
不然,要是迟了一步,等到北洋政府下命令,那刘相等人到时候的处境就尴尬了。
到时候要是不听北洋政府的命令,就是违抗中央政府。到时候北洋政府就有借口对蜀地动手。
同样,要是这样的话,刘相等人就没办法在法理上站稳脚步,想要发动蜀地的民众站出来支持他们这些政客和军阀也就不是很容易了。
从刘相的动作来看,很明显刘存厚虽然做的很秘密,可是还是被刘相给知道他发给北洋政府的方案。
很显然这次熊克武居然没有察觉到。
这是熊克武最大的错误。司亮也想明白了为什么这个时候刘相会突然不顾熊克武的面子站出来,明显就是熊克武这次失误了。
所以司亮估计事件的主导权落在了刘相的手里,而熊可恶u这次直接就被刘相给压下了。
原本司亮还想着到魔都去见识一下陈果夫兄弟两选择的纺织厂的,可是现在蜀地的局势突然变得复杂了,司亮只能是取消到魔都的计划。同时也让大卫带人继续准备,等到时机成熟在对沙逊等家族下手。
而司亮答应了刘相之后,在第二天就通知了太爷,让他按照刘相说的在自治的提案让司家的人投赞成票。
当然,有关自治的好处不仅刘相看到了,其他带人也看到了,所以这份提案很容易在议会上就通过了,这样一来,刘相的前期准备也就完成了。
而对于议会的发生的事情,刘存厚也知道的很清楚,可是他笃定了刘相等人是没办法对抗北洋政府的军队的,所以,刘存厚就离开了锦城,返回了自己的地盘。就当不知道刘相等人的动作一样,静静的等着北洋政府的命令到来的那一天。
对于刘存厚的心态,刘相等人也非常的清楚,所以也就只是提高了警戒,等着最后和刘存厚之间的决战。
而熊克武原本在督军的位置上干的好好的,眼看是越来越有起色,可是这次被刘存厚给钻了空子,将人员任命的方案提交给了北洋政府,给北洋政府介入到蜀地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借口,而熊克武作为蜀地的督军居然没有发现。这就是熊克武的失误。
恰好,这个时候,广州军政府内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军政府宣布解散,这下,熊克武这个由广州军政府任命的蜀地的督军一下就变得名不正言不顺了。这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接连不断的状况弄得熊克武是焦头烂额的。
也就顾不得刘相这个时候咄咄逼人的态度了。
而刘相见到熊克武焦头烂额,不仅没有停止针对熊克武,反而是加快了他的计划。
当初熊克武为了拉拢蜀地的各路军阀,曾经对外宣布过一旦外敌被赶出了蜀地,那他就自行隐退。
只是在战斗之后,刘相等军阀不想看到督军的位置被刘存厚给占了,加上刘相当时觉得时机不成熟,不想便宜外人。所以就没有让熊克武兑现当初的诺言。
而现在,刘相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于是就在广州军政府宣布解散之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邀请了蜀地的将领们开会,之后便确定了蜀地善后的六项决定。
这些规定当中就包括了地方自治,以及刘相最渴望的蜀地的省长由蜀地的民众推选。行使权力。
随后刘相就拿着商定出来的六项决定致电了熊克武,刘存厚。
此时的熊克武已经派自己九人团的成员当中的但懋辛参加了刘相的牵头的会议,手里已经没有广州政府支持的的熊克武知道自己大势已去。
就算是跳出来反对,也不会得到众人的支持,所以也没有过多的留恋。
在接到了刘相的电报之后,回电赞同刘相等人的方案,同时熊克武直接宣布解除蜀地督军的职务,借故到北培去养病,暂避刘相的锋芒,意图东山再起。
而刘存厚在接到了刘相的电报之后并没有回应,拒不作答。
只是将部队调集到蜀地西北,以做应急准备。
刘相也知道此时的刘存厚是不会表态了毕竟他还在等着北洋政府对他提出的方案的批示。
而北洋政府对于刘相等人搞出来的蜀地自治的方案也是大为恼火,一边按照刘存厚的方案对外公布,一边不断的调兵朝着蜀地进发,最后将军队都集结到陕南,鄂西。等着进攻蜀地,将刘相等不听中央命令的军阀都给剿灭。
面对北洋政府扶持刘存厚当代理人的命令,和蜀地定下的自治的主张相悖,尤其是对刘相非常的不利,要知道刘相将熊克武给赶下了督军的位置,就是想要借着蜀地自治的方案登上蜀地省长的位置,掌握蜀地的军政大权。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因为北洋政府的命令就将马上就要到手的位置然给刘存厚这个和他有仇的人呢。
所以在接到命令的当天,刘相就旗帜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绝对不会听从北洋政府的命令的,在北培养病的熊克武和蜀地的军阀们也先后表明了绝对不会听从北洋政府的命令的。
由此,蜀地的时局一下就紧张起来了。
而司家作为蜀地最大的粮食供应商之一,这样的情况下,当然是要帮着官府安抚百姓了。
所以司家一边大量的从外地购买粮食,一边将粮食大量的抛售到市场上用来稳定物价。每天为了稳定物价的事情是忙的不可开交,唯一让司亮感到欣慰的是这次再也没有哪个脑残的家伙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哄抬物价。
经过了黔军和滇军的洗劫之后山城很多的士绅和大商家都清楚一旦要是刘相等蜀地的军阀抵挡不住北洋政府的军队的进攻,那他们人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北洋政府的军队是不会放过勒索他们这些人的好机会的。
所以知道这一点的士绅们和商人在这次抵挡北洋军队的事情上是难得达成了一致,不仅没有人捣乱,还不断配合司家稳定物价。物价稳定之后,蜀地的民众也就不在哄抢物资了。
而另一边,刘相等人也没有闲着,自从刘存厚对外宣布会按照北洋政府的命令执行之后,刘相等人就开始频繁的调动军队了。
随后刘相以第二军军长以及前敌总司令的名义和第一军的但懋辛一起联名发出了通电,宣布蜀地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