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何副官不知道他的麻烦还不仅仅是田元和警卫连的问题。
鱼龙帮的人包围之后直接就投降了。开始的时候,何副官并没有在意,毕竟当时满脑子都是警卫连战报的事情。
听到说鱼龙帮从帮主开始就投降了。只是吩咐人将这些人给押解到监狱当中,听候刘相的命令。
可是这中间那位特派员终于清醒过来了。
这位特派员在看到了刘相的军队之后知道自己要不赶紧表明身份。说不定直接就被这些大头兵给突突了。
尤其是这位特派员听见了这些士兵说这次战斗根本就没有遭遇到抵抗。没什么功劳。准备将鱼龙帮的这些骨干当成负隅顽抗之辈。用来当军功,
这位特派员就彻底的慌了。
特派员虽然没有见过亲眼见过这样杀良冒功的的事情,但是听到的却不少。
毕竟吴佩孚的军队在民间的名声就是因为这些当兵的胡作非为弄的臭不可闻。而吴佩孚本人却无可指责。
当然这中间也有吴佩孚故意放纵的原因,可以说这个时代的军阀手下的军队大很多都有杀良冒功的经历,这样的事情当初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这位特派员还觉得很带劲,可是当事情降临到他的头上之后,给这位特派员带来的就是死亡的恐惧。
于是他直接挣扎着对着像是班长的士兵说道:“我要见你们长官。有重要的情报要告诉你们长官。赶紧把人叫来。”
听到这人的叫嚣,班中对着鱼龙帮的人问道:“他说的是真的吗?”
跟随这位特派员来蜀地的这几个属下赶紧点头。
“对,这位是我们的特派员,他说的应该是真的。”
而鱼龙帮的这些骨干赶紧七嘴八舌的说着。
班长又上下打量一下这位特派员。点头说道:‘看样子,的确是公子哥。”随后对旁边的士兵说道:“你们把这些人都看紧了,这些人就是我们这次进攻的重点,我现在要去找领导汇报之这的情况。他们要是敢乱动,。你们可以直接开枪。”
说完之后,就去找领导了。
而其他的士兵听到班长说的之后,一个个手拿这武器虎视眈眈的盯着鱼龙帮众人。这让这些人是动也不敢动,就害怕随意乱动被这些士兵误会,给他们一枪,那可就太亏了。
当然了这也可以说是报应不爽,这些人之前威胁棚户区的民众替他们去当枪子。现在好了,他们也感受一下被这么多枪指着脑袋的感受。
要说在特派员求饶之前,这些人还指望着看看能不能找机会溜走。可是在听到了特派员的话之后,这些人都希望特派员能够见到路相,这样他们活命的机会也会更大一些。
班长将情报汇报给连长,连长也没办法做决定毕竟事关重大,只能找到马上就要带着田元去见刘相的何副官。
何副官虽然着急着让刘相知道田元和警卫连的事情。
但是在听闻班长的汇报之后,还是觉得要亲眼见一下这位制造了爆炸案的特派员。
毕竟从这位特派员说话的口吻,可以知道这位特派员大概就是之前被抓的那些人交代的聂有背景的大人物了。
尤其是听闻之前抓捕这位特派员的时候,他身边的各个属下身手还非常的厉害,要不是刘相这边大部队已经赶到了,这几人知道寡不敌众,直接投降了,何副官就更加确定这位IE就之前山城内爆炸案的主谋了。
他没想到这位居然没有离开山城,还被抓了。
所以何副官和田元说了一下,田元也想亲眼看看这段时间将山城给搅得天翻地覆的人物到底是长什么样的。
于是就同意了何副官的要求,
实际上在之前对钱老大和被司家抓捕的那几位想要偷偷炸掉司家船只的黑衣人的时候,刘相和司亮就从这些人的身上拷问到了这些背后的支持者是北洋政府。
但是这次派遣人到蜀地的却是吴佩孚。
之前就说过了自从袁世凯死了之后,北洋军阀内部也产生了分裂,而此时在北平主政官员和吴佩孚的关系匪浅。北洋政府很多事情都被吴佩孚操纵着。
而且吴佩孚为了巩固两湖地区,所以对于对于长江上游的蜀地非常的重视。
这也是他派这位特派员来的原因,祭祀相看看能不能从蜀地内部瓦解刘相这些军阀联合的态势,避免蜀地军阀出兵攻击他的后背。
当然了,这些被抓的人只是这位特派员的手下,他们并不知道这位特派员被吴佩孚派遣到蜀地来是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帮手搅乱蜀地现在的局面,最好刘相和其他军阀之间打来打去是最好的结果。
结果这位特派员一到山城,就听闻了司家和刘相之间的矛盾。
对于司家,这位特派员听到吴佩孚念到过几次。说刘相等军阀有了司家的帮助发展非常的迅速。于是这位就想要在吴佩孚的面前争个面子,抛下了自己的任务。
就主动的策划了这次的爆炸案,准备挑动司家和刘相之间的矛盾,这样不管是谁赢了,双方都不可能再合作下去了,
这也是这位特派员在事情暴露之后也不愿意离开山城的原因,就是因为外界打探到的情况已经说明了司家和刘相之间的矛盾已经是处于爆发的边缘了,只要有一个火星,那随时都可能爆炸。
可是他最终还是错误的估计了刘相和司家之间的关系。使得刘相和司亮因为他这位外来的过江龙字词放下芥蒂联手对付他。
当然何副官因为是负责这件事的,所以当初的审问的记录,刘相也给何副官看了,现在见到这位之后,何副官就回想起来。这位特派员的确是和吴佩孚有点关系,吴佩孚这个人吴佩孚孤标傲世,但他有一个特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最出名的就是他有个知己叫郭旭栋,在吴佩孚还没有发达之前就不断的帮助吴佩孚,之后吴佩孚出头之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报答郭旭栋。
几次让郭旭栋出山帮忙。
于是郭绪栋来了,吴佩孚直接封了他一个秘书长之职。
只是郭旭栋这个秘书长不谋一策,不出一力,每日只在八大处闲坐谈天,吴佩孚也任其逍遥,但是郭旭栋仍是不满意,闲极思动,说是要衣锦还乡,
郭绪栋提出衣锦还乡要求之后,吴佩孚没有用犹豫,一口就答应了。果然没有几天的功夫,北洋政府下文任命郭绪栋为山东盐运使。
这个位置在当时可是个一等一的肥缺,不知道有多少人盯着。
但郭绪栋还是不满意,噘着嘴向吴佩孚道:"你自己高高在上,难道我就不够当一任省长?"
郭绪栋又叹了一口气:"老弟你听我说,我不做省长则已,要做就得做山东省长,让我在家乡露露脸,死亦无憾。"
吴佩孚当时听到郭旭栋的这个要求是倒抽一口凉气。要知道当时担任山东省长的熊炳琦就是曹锟的参谋长,这样安排郭旭栋,不是从曹锟的嘴里抢食吃。
要是贸然提出这个要求,曹锟不会以为我质疑他的参谋长不配做省长,得改用我的秘书长去做?
郭旭栋也知道自己的这个要求让吴佩孚很为难,毕竟虽然吴佩孚势力强大,但是曹锟同样不输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