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相等人忙着制定计划的时候,远在山城的思路也是吗,忙的不可开交的。
因为刘相等蜀地的将领大部分都已经领兵出蜀作战了。
随着战事的进行,
国民政府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很多都提前撤离到了山城,加上逃难的难民,一时间,整个山城感觉是人满为患。
许多人没有落脚的地方,就聚集到了朝天门的码头附近逗留。
朝天门码头上是人挤人的。导致许多的货物下了船之后,都没办法尽快的运出来。
加上难民聚集,导致治安问题越加的突出。
原本这件事和司亮以及司家没多大的关系的。
当初司家因为刘想的下野,被熊克武等人给逼的退出了山城。放弃了山城的生意。
从那以后。司家就再也没有涉足山城的名利场。
可是这里面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司家当初虽然退出了山城。但是因为刘文辉的帮助,使得四家虽然损失了整个蜀地大部分的生意,但是司家的人却没有受到任何的伤害。
加上司家在离开的时候。非常大气的将生意转给了山城的士绅。
这些人也是人精。知道司家这样底蕴深厚的家族只要人没事。随时都有可能在东山再起。
所以当时司家在山城外棚户区修建的房屋,除了拿出了一些赔偿给因为支援刘相受到损失的商人之外。其他的产权最后还是在司家的手中握着。
而且因为刘相得倒台,使得大部分人为了和司家撇清关系。最后居然低价将当初司家分出去的股份又卖给了司家。
太爷当然是来者不拒、直接就现款买下了这些人手中的股份。
之后这些年,司家又在这些房屋的基础上扩建了一些。
只是因为司家当时主要是韬光养晦为主。太爷便很低调的将这些房屋给租了出去。但是因为修建的房屋太多了。大部分的房子最后还是空着。
司亮回国的这两年。司家的重点更是放在了永州的工厂上。
随着罐头厂,玻璃厂等工厂的投产。每个月都给司家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太爷就更加瞧不上山城棚户区每个月那点房租了。
可是随着东瀛和华夏之间的战争的爆发,华夏军队在战场上节节失利。导致大量的难民逃往了山城。
最先到达山城的难民因为之前潘文华当山城市长的时候,特意架着大炮逼着山城的民众将坟墓往城外迁移了。使得这几年,城内新修了不少的房屋。
难民这个时候,都还可以租到房子居住。在这个战乱的时代。有一个栖身之地。也很满足了。
可是随着战争的进行,眼看国民政府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大量难民涌入到蜀地、顿时就给山城这个城市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从南京返回山城的傅常见到了这样的情况,知道要是不尽快解决,会闹出大乱子的。
于是找打了山城行营。贺国光这个时候也在心烦。
要知道就在傅常返回山城之前。国民政府就已经就发表了**。要移驻到山城办公。
这就意味这次来的可就不仅仅是一些官员的家属了。整个南京城国民政府都要搬到山城来。
这些官员可都是拖家带口的。都需要住的地方,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要贺国光和山城行营帮忙解决居住的问题。可是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已近让山城行营的官员们头大了。
现在的国民政府还没有司亮记忆中抗战后期的时候,那样的不要脸,丝毫不顾及百姓的反对。横征暴敛。
这个时候,虽然刘相等人已近领兵出蜀抗击倭寇了。
邓锡侯,孙震在山西也是损兵折将的,但是因为刘相身体因为司亮的帮助,已近逐渐好转。
虽然蜀地和国民政府达成了协议。刘相等人腾笼换鸟在蜀地之外作战。但是蜀地的军政大权却还在蜀地官员的掌控当中。
国民政府虽然趁着刘相离开蜀地的机会不断的拉拢蜀地政府的官员。
这些官员因为忌惮刘相得存在,加上一部分心向刘相得官员从中作梗。进展十分的缓慢。
这个时候要是爆出山城行营的官员巧取豪夺的抢占蜀地百姓的房屋。那对于抗战大局影响可就大了。
要知道随着淞沪战场的败退。很多有远见的人都清楚。蜀地必将成为为了抗击倭寇的大后方。
要让蜀地的百姓支持国民政府抗战,那首先就必须要让蜀地的百姓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
在这个节骨眼上。国民政府争取蜀地的民心都还来不及,哪里敢在这时候传出丑闻。
可是同样在国民政府内当官的山城行营的官员们可清楚。自家政府内的那些高官可不会管这些。要是不能解决他们居住的问题。那到时候大家都逃不掉责罚。
这个时候,傅常提出的办法对于贺国光来说就是救命稻草。
没错,傅常将主意打到了司家的头上。
傅常也担心司家不会同意这个时候将房屋拿出来安置难民。于是就想着拉着山城行营的官员们一起。
到时候,司家要是不同意。那也好有人承担这次的责任。
原本这件事应该是同意负责的,可是同意却知道自己和傅常,贺国光太熟了。有些事情不好回绝。
于是就将司亮给推了出来。让司亮到山城和这两人谈房屋的事情。
当然,司亮这个时候也不得不到山城区一趟了。因为司家的工厂的原材料又消耗完了。
此时的李佳钰正在整军备战,已近无暇顾及矿山的事情了。
而且随着刘相在离开南京的时候,给傅常的命令,要傅常回到了蜀地之后,抓紧招募新兵,
扩大教导总队对中下级军官的培训,以便随时能够补充出蜀损失的部队。
还下令所有的兵工厂日夜不停的生产枪弹。
这下,就连司家工厂内的一些年轻的工人都坐不住了,要去报名参军。面对这些一心想要保家卫国的年轻人。司亮当然没办法阻止了。也不愿意阻拦。
统统的给这些人放行。
这就导致司家的工厂居然破天荒的出现了用工荒。
司亮这次来山城就是想要看看能否在山城招募一些人到永州做工。
司亮刚刚回到司家老宅,傅常就赶到了司家。
得知司亮到了山城的消息之后,恰好这个时候,傅常又接到刘相传递回来的电报。让他转交给司亮。、看到电报上的内容。师傅常觉得刘相这次的要求都有点过分了,司家能够接受才有鬼了。
可是刘相的命令很清楚,没办法的傅常只能硬着头皮把刘相得电报转给了司亮。
原本师傅常是准备和贺国光一道去拜访司亮,可是电报上说的很清楚,要傅常不能将电报上的内容透露给国民政府的官员。
没办法,师傅常只能是硬着头皮去见司亮。
见到司亮之后,傅常便将刘相得电报转交给了司亮。
让傅常不解的是司亮看完电报之后,不仅没有发火,而且还笑了起来。
看到傅常一脸疑惑的样子。司亮笑着对傅常说道:
“傅兄,你可能不知道因为大帅这次亲自领兵和东瀛军队战斗。
你们的征兵的告示一发布,我工厂内那些年轻的工人们一个个的嚷嚷着要报名参军,又不好阻拦,只能放行了。
可是这样一来,我麾下的工厂因为人手不足,生产都已经停下来了。
现在大帅说帮我从江浙皖招募一些人。我当让是非常的欢迎了。”
“可是现在山城也有很多的难民。你要是需要的话,应该能够招募到。”
司亮摇头."傅兄你有所不知,现在逃难到山城的难民,大部分都是小有积蓄的人,而且不大信任我们司家。
我也让司家的人在山城招工了,可是这些人大部分都宁愿选择工资比较低的江浙老板的工厂做事,也不愿意到我司家的工厂做事。"
傅常听到司亮的解释,也就理解了。
这个时代,乡党可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