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的动作很快,她将临近芍药院和水榭的一处小院子给了赵合欢,取名为合欢苑。
合欢苑虽不大,确实五脏俱全,因着赵合欢的爱好,张氏甚至还给她收拾了个小厨房出来。
在大张氏和江荷管家的这些年里,家里的奴婢们都懈怠偷懒。
昨天张氏就将家中所有的奴仆、婆子、丫鬟都叫到了前院的议事厅外,敲打了一番。
张氏表示她的风格就是赏罚分明,不愿意在国公府待的,现在就能站出来,她或是发卖或是放出去,都给他们一条路。
最后也没个愿意出来的,张氏眼皮子都没抬一下,端着温度刚好的茶水继续敲打,说道:“既然让你们走都不走,那以后就好好守着府里的规矩。”
说完这话,她抬头扫视了一眼众人,轻描淡写地道:“坏了规矩的,以后也别怪我心狠。”
张氏明明只是轻轻将茶杯放下,站在下面的人却因为杯子和茶几轻微的碰撞声心肺都颤了颤,这荣国公府啊,以后可是不好混了。
合欢苑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下被一天就打扫出来了。
赵合欢从赵记回来,还没欣赏一下小院,就被李婆子拉着进屋沐浴。
赵合欢知道,因为今天一天都在视察烤串和大厅里收钱,她全身都是烧烤的味道。
赵合欢擦干头发后,换了一身在家里穿的半旧衣裙,然后就由李婆子和吉祥等人陪着去了芍药院。
张氏正在看账本,看到赵合欢进来,放下手里的账本,拉着她的手,就道:“不是说不用非得来请安吗?”
“我听珍珠说,赵记和风和小院都很忙,你回来好好歇着就是了。”
“忙是忙,但没有那么累,现在店里的人都各司其职,我就收收钱,到处看看就成。”
张氏其实是不想赵合欢回归荣国公府再出去抛头露面的,可是赵合欢也和张氏提前沟通了,让她回荣国公府,只有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她需要守着赵记、风和小馆以及之后更多的店铺。
母女俩说了一会贴心话之后,张氏就道:“你哥哥要是再吃几天你送回来的食物,恐怕是再也看不上咱们府上的厨房了。”
“这有什么难的,就让他们天天给母亲和兄长送饭就是了。”
张氏摇了摇头,道:“别惯着他了,在福建的时候白菜萝卜汤吃得也挺好,他是个读书人,还是要懂得节制。”
赵合欢听张氏讲这些话,觉得特别好笑,幸亏汴梁不都是读书人,不然她的小铺面生意好不好还真是个问题了。
看着眼前明媚皓齿的女儿,张氏的笑意打从赵合欢进屋就没止住。
最后还是张嬷嬷提醒,说道:“夫人,石相公家里不是要开赏花会吗?”
“对对对,我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呢?”
“快将帖子拿来。”
赵合欢刚才还挺直的腰板一下子委顿下去,嘟着嘴道:“怎的又有赏花宴啊?”
张氏看她这个样子觉得好笑,又有些心酸,若是从小在府里养着,参加这些场合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如今倒成了瑶瑶的负担了。
“天热人困顿,可不就得张罗几场赏花会吗?”
“你祖父还嘱咐我,下个月也办几场花会,庆祝你回府,让汴梁城的勋贵都知道你回来了!”赵合欢一头黑线,结巴道:“不用这么隆重吧?”
张氏站起来,接过张嬷嬷递过来的帖子,道:“怎么不用,我张瑾之的女儿回归,必须让所有汴梁城的勋贵、百姓都知道。”
赵合欢在心里叹了口气,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道:“母亲高兴就好!”
赵合欢看了石府送来的帖子,原来就是那个经常派小厮去赵记买美食的石府啊。
张氏看着与她有七八成相似脸的赵合欢,一下子焦虑起来,对着李婆子和张嬷嬷道:“赏花会啊没几天了,瑶瑶穿什么去啊?”
赵合欢想了想,道:“我有好些个烟霞阁的衣裙都没穿,就穿那些去。”
“不不不,重新做。”
张氏抚着额头道:“哎,是我高兴过头了,怎么就把给你做衣裳的事给忘了。”
“张嬷嬷,快去开我库房。”
“找些适合大小姐年龄的布料和首饰出来。”
张嬷嬷爽快地应了“是”,还对着李婆子道:“你也和我一起去吧,你跟在小姐身边的时间长,肯定知道她的喜好。”
李婆子还没答应,张氏就道:“对对对,你们俩一起去,这样挑的东西我也放心。”
“一会都拿到我这里,我看一下。”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