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做生意,陈碧华来了兴致,笑着低声说道:“汪奉之有一个家里世世代代做古董生意的朋友,前些年家里遭遇了一些变故,被抄家了,他和弟弟逃亡到了国外。前两天他写信给奉之,说他们逃跑前把那批古董给埋起来了,现在风头好了一些,他让奉之找人把东西挖出来,帮他卖掉,把钱寄到国外,许诺了一半的收入作为回报。”
文文试探的提醒道:“以汪奉之先生目前的身份,做这件事情风险可太大了呀。”
虽然文文对汪奉之不太了解,但汪奉之和容瑾都是混一个圈儿的,上次在邓一平的私人聚会上也见到了汪奉之,还有在晚间新闻上也能经常看到汪奉之,这个级别,肯定不会做这种风险太高的事情。
毕竟一旦被发现,就得不偿失了。
说不定还要被扣上一些莫须有的帽子,这个风险谁担当得起呢?
陈碧华说道:“是呢,奉之收到信之后勃然大怒,当下就把他那个朋友骂了一遭,说他这么做是在让他‘铤而走险’。奉之那个朋友大概还不住掉,这十余年,奉之已经早已不是当初的奉之了,这十余年他仕途坦荡,一路顺风顺水,如今早已是居庙堂之上的人了。一个连太太都要换掉的人,又怎么可能还记得当初的朋友呢?更何况他这个朋友还是当初犯了事的。”
陈碧华的语气中未免有凄凉之意。
文文从陈碧华的描述中大概了解到汪奉之是一个凉薄之人,如今官居高位,连自己的太太都瞧不上了,更不用说当初的那群朋友了。
文文故作惋惜的说道:“那这样就有些可惜了。汪先生那个朋友既然家里累世都是做古董生意的,想必应该积攒了不少的好东西,即便现在不挖出来,过个十来年也会被找到上交给国家。”
以文文对陈碧华的了解,陈碧华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果不其然,陈碧华低声说道:“文文,你不愧是我的好姐妹,你和我想到一起去了。奉之虽然不屑于挣这个钱,但我觉得这简直是天降好事。我趁着奉之不注意,拷贝了他朋友的地址,伪装成奉之的一个朋友,给他去了一封信。我在信中说,奉之现在的身份不方便,以后不要再给奉之来信了。假如他信任我的话,我可以代替奉之替他办成这件事情。”
文文想,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样,陈碧华抓住了这个机会。
文文追问道:“汪先生的朋友怎么说?”
陈碧华高兴的说道:“他很快就给我来了信,表示了感谢。他在信中说,古董的数量很多,他提醒我,叫我提前找好买家,以免东西挖出来了,买家没有找到,中间出了别的岔子。”
听陈碧华这么说,文文揣测古董数量应该不在少数。
如果陈碧华找不到买家的话,她可以帮助陈碧华拿到拼兮兮系统上去卖,到时候卖了钱陈碧华肯定也会分给她一部分,毕竟陈碧华是个做事大气的人。
文文便说道:“碧华姐,实不相瞒,我和容瑾在京都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做这个行当的朋友,要是你找不到买家,我可以帮忙介绍。只要东西好,不愁转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