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收到红娘子的奏疏时,江南已过最美时节,到了四月。
此时南方七省的吏员已全部授予了品级,并对调完毕,各省驻军也早已全部到位,内阁正打算下令各省开始丈量土地,统计造册。
宣传监的宣传力度不断的在加大,皇家邸报的影响力在民间正在恢复扩散。
银行和皇店也在向偏远州县蔓延。
虽然派往两地的使者还未返回南京,但锦衣卫将各地情报传往北京的同时,也在传往南京,所以朱慈烺对西南,西北,东北的局势同样了如指掌。
看着红娘子私信上的建议,朱慈烺也是眉头紧皱,开始分析权衡利弊。
从目前的局势出发,红娘子的策略无疑是最保险,也是最合适的,那就是先安内,再攘外。
可土默特部在他未来的规划中非常重要。
如果被建奴灭了,也就意味着大明没有了战马的来源和擅长骑射的骑兵。
这点对于想要守成的君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依托长城防守便是。
但朱慈烺却不是守成之君,他想要开疆扩土的心,要远超秦皇汉武。
而今后想要向北,向西开疆扩土,就离不开蒙古骑兵,无论是征讨漠北,漠西,甚至更远的中亚,沙俄,光靠汉人去征服攻打,代价太大,也太难。
何况想要彻底灭掉建奴,没有蒙古骑兵相助,恐怕也很难办得到,不是打不赢,而是对方逃了追不上。
所以就长远来看,土默特部是必须要保住的,否则将来拿什么去征讨草原各部落?
毕竟靠汉人自己训练骑兵,征服草原各部,恐怕最低也得十几年时间。
这么长的时间,他是万万接受不了的。
因为地球太大,他不可能在蒙古和建奴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最终朱慈烺还是决定先击败建奴,或者拖到建奴不战自退,再收拾闯王,八大王。
毕竟土默特部分散在各地,又没有城池,守肯定是守不住,也没法守的,只能以攻为守主动进攻,才能保住土默特部。
而大明境内则不一样,尤其是地理较为封闭的西南西北,只需少量的兵马,便能依托城池要道,将两大反王牢牢的所在,西北,西南。
凭大明如今的国力兵力,拖上一两年都不是问题,但无论是建奴,还是闯王,八大王都托不起。
所以只要将两大反王,遏制在西北西南两地,明军便可以和建奴拼消耗,拼到建奴耗不起退兵后,再反手收拾两大反王也不迟。
决定了大的战略后,朱慈烺便一边给红娘子回信,一边开始调整兵力部署。
其实也没什么好调整的,只需要让刘泽清进驻平阳府,唐通调往勋阳府,黄得功的右军则调往宣府,石柱,河南,山西的兵马转攻为守即可。
这样一来,石柱有秦丽华和李大开的第八,第九镇,共八万人,守住重庆绰绰有余。
勋阳府有唐通的第六镇,南阳有左梦庚的第七镇,洛阳府有高杰的第二镇,平阳府有刘泽清的第一镇,太原有刘良左的第三镇,基本上已经封锁住了西南西北所有进入中原,湖广,山西的大道。
至于走山路偷袭,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如今可不比以前,若是闯王和八大王敢像以前那般带着大军翻山越岭偷袭,绝对是厕所里打灯笼,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加上吴三桂的前军坐镇洛阳,足以确保万无一失。
毕竟如今各镇都已按照新的编制,新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近一年的训练,其战斗力和士气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的。
若非为了保险一些,各镇合兵一处,完全可以主动进攻闯王八大王,五军则负责收拾建奴。
因为在朱慈烺看来,他的五军十镇,整体实力绝对要超过八大王,闯王和建奴三家的整体实力。
至于综合国力,就更没法比。
但毕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战争这种事,未结束之前谁也无法打包票,所以他才选择更为保守的南守北攻。
命令发出去后,朱慈烺也无法再安心的留在南京了,因为大军出长城作战非同小可,从军事角度出发,已经有了全军覆没的可能。
虽然这种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但身为君王,他也必须要御驾亲征。
江南的政务和改革,朱慈烺已经不担心了。
马士英和内阁八部的权威,已经彻底树立了起来,新政可以缓慢推进,也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可军事上面,却让朱慈烺有些犯难,因为江南已经没有大将了。
第十镇的三万人,中低级军官都是讲武堂的学员,一万多御林军也有许兰统领,各地驻军的武官们也都是红娘子的心腹,所以哪怕他离开了南京,张嫣也能牢牢的掌控住这些军队,可他却不得不考虑一些突发情况,张嫣没有能力去应对。
“烺儿,伯娘这里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此人久经战阵,足以应对烺儿所说的突发情况。”
正当朱慈烺考虑是不是将定国公调到南京来,临时给张嫣充当一下军师,张嫣却是想来想说道。
“哦?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