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刚想乘胜追击,轰隆隆的马蹄声便传来,五千骑兵朝着一里宽的缝隙直接碾压而来。
虽然将数千落在最后的汉奸兵踩死,但同样也阻止了明军的尾随追击。
而这时鸣金声也响起,进攻的明军,这才一个个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瘫软在了刚夺下的大营中。
望眼望去,三座大营中全是尸体和血肉,前半截几乎都被染红了,双方的尸体加起来不下一万,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汉奸兵的。
直到这时,三个营的援军才姗姗赶来。
这并非朱慈烺指挥失误,导致后续援军没能及时压上,而是进攻的三个营,实在太凶勐,太迅捷了。
几乎是一口气就突入大营,然后直接杀的清军崩溃逃走,中间没有丝毫停顿,用行云流水和摧枯拉朽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原本朱慈烺的计划是,打头阵的三个营,攻入对方大营后,牢牢的钉在土墙附近,待后续的三个营赶到后,直接从三座大营中间的缝隙,攻击三座大营的侧翼,待到双方陷入僵持后,最后的三个营再压上,彻底夺取建奴的这三座大营。
可战事的进展,却让朱慈烺完全没预料到,显然比起多尔滚和洪承畴,朱慈烺这个皇帝,不但低估了自己一手锻造出来的军队,对自己这支军队战斗力的认识,更是还比不上自己的两个对手。
也确实,朱慈烺虽然知道自己按照现代的一些训练和手段来教育,让明军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战斗力肯定很强,但强到何种程度,却是没有个具体的概念和认识。
之所以会这般,是因为朱慈烺没有经历过什么血腥的战事,对古代的强军,缺少清醒的认知和了解,脑中都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了解,自然就无法准确地做出对比评估。
而洪承畴和多尔滚,却是能从明军的行军和队列,以及朱慈烺搞的那一系列的措施,便能大致评估出明军的战力,所以才一直与明军保持着安全距离,始终不敢让骑兵强行冲阵。
尤其是洪承畴,得知朱慈烺竟然办了个讲武堂,从军中挑选士卒为亲传弟子进行培养,然后下放到各镇各军,去训练教导普通的士卒,便知道如今明军的战斗力和作战意志,恐怕已经要超过戚家军了。
而对现在明军的战斗力最了解的人,无疑要数红娘子了,别说朱慈烺,就是洪承畴都比不上,
不过此刻,朱慈烺却是终于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知道自己的这二十几万大军有多么的强悍了。
同样也深刻的认识到了兵在精,不在多的道理。
这不,根本就没打算给建奴丝毫的喘息之机,也不在前怕狼后怕虎。
立即就让左军和右军将马车前移,开始从左右两翼迂回,让打头阵的三个营原地休整,医务兵救治伤员。
增援上去的三个营,立即朝建奴中间的三座大营发起进攻,争取天黑之前将建奴的九座大营全部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