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王府密室内,严青山和蔺桓并肩而立,两人身前整整齐齐的摆放着两百把离刀,一刀一鞘,整整齐齐的堆砌着。严青山上前,抽出一刀,左右仔细观看过后,称赞道:“好刀!”
恋恋不舍的将刀放下,严青山问道:“你说来人称此刀结合了凉刀和幽云刀的特点,打造而成?”
蔺桓点头道:“不假。”
严青山神情有些诧异道:“凉刀和幽云刀分别作为西凉军和幽州军的佩刀,所造件数皆有管制,每一柄的制造和销毁都登记在册,偶尔从那些游猎手中高价换购的,也都是破损极为严重的。想要寻到一柄完整的来研究打造可不容易。”
西凉凉刀和幽州幽云,向来在批量炼制的刀剑中名列头甲,想要仿制套用的家族不计其数,但从未出现过第二个凉刀,或者第二个幽云。一来是原型难求,每一柄凉刀和幽云的制造的去处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件事听着并不复杂,十数百人操作起来也简单,千人实行起来就有点难度了,万人的话基本上就不大可能了,而对动辄十万、数十万的大军来说,想要做到如臂指挥,简直难如登天!而西凉军和幽州军却做到了,所以世间只有一把凉刀,一柄幽云。
二来就是炼制的技术,每一个打剑炼刀的师傅都有自己的习惯,锤炼的力度,火候的大小,浸水的时间,出炉的时刻...任何一项有差异,打造出来的刀剑都是不同的,甚至同样的方式,在不同的人手里施展,造出的兵器也都有所区别。西凉刀和幽云的遥遥领先,就在于他们掌握了很好的技艺,所以其他家族,即便有幸获得一两把完好的佩刀,也无法锤炼出同等品质的刀剑。一柄离刀,看着简单古朴,没有过多的花纹加以装饰,低调至极,但实际上,至少要同时具备这两点,才有锻造出来的可能。而锻造出来两百把,就意味着还可以造两千把、两万把!
严青山想到这种可能,难以抑制兴奋的看向蔺桓,见蔺桓点头,脸上的喜意更甚。王府谋士正准备说什么,眼神扫过剑堆时,忽然神情一凝,肃然的看向蔺王爷道:“此刀共两百把?”
蔺桓知道他的意思,点了点头。
严青山脸上的肃意不加掩饰。
雍王府护卫共两百八十人,而这两百八十人中,有八十人只是寻常护卫,用做障眼法,真正可用可信的只有一直小心培养、替换的两百人,由邵观明统领。这件事,别说寻常杂役,整个雍王府也只有几个蔺桓心腹才知晓,而念岑溪一送便是两百把,说是巧合,恐怕她自己都不信。这件事无声的透露出什么,至少那个女人对雍王府的了解,比他们对她的了解要多得多,而且,她在入王府之前,便算到了她的条件,蔺王爷一定会答应,所以才有这早已准备妥当的两百把离刀!
古人有云:善棋者,观一而知五十。说的是高明的棋手,看别人下一步就能推测出来之后的五十步。这种如此高明的手段心机,放在有明确规则,有迹可循的棋局里尚且可能出现。但若是放在人心难测的众生局里,可谓异想天开,天方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