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之事,你已知晓?”
既然遇见了,蔺桓索性直接询问开来。
念岑溪点头,并不意外。
“依你之见,又该如何解局?”
不知道什么时候养成的习惯,每逢相关之事,蔺桓总会下意识的询问一下面前的女子。
也许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因为互相需要才结为联盟,盟友的价值,只有在需要时才会体现,不是吗?
念岑溪沉思半刻,她虽然伴他轮回了九十九世,但实际上每一世都会有所变动,她所了解最多的,是山河大地这些不变的死物,其次便是各州各家权势以及一些出众之人,至于天下大势,实际上每一世都会有局外人搅局,也会有人布局破局,虽然布局之人大多都会是那些隐藏在暗处不出世的人物,但破局之人却是很难预测,也许会是这一世的主要人物,也可能就是某个以前被人忽视,以后也不起风浪的小人物。
“冬蝉”被俘她是知道的,只是她不知道此局会如何而解,退一步来说,即便她知晓也不会告知蔺桓。雍王府气运衰竭,她想要移花接木,给蔺桓所属过度气数,就不能让他沾上因果。再者来说,这一世是他百世轮回中的最后一世,百世轮回,并不是在轮回中度过一百世就够了,轮回之人必须在最后一世觉醒,方可重修大道,重返天界。若是能提前苏醒,虽然不会结束轮回,但却是可以加深自身的轮回道印,在最后一世觉醒时获取一些助力。这些念岑溪都是知道的,所以她在前世总是想方设法的希望他可以提前苏醒,从最开始单纯愚钝的告知,到后来的设计引诱,每一世都是以失败告终,若是提前告知他天机,只会让他因果缠身,难脱轮回,念岑溪在尝试了两次之后就再不敢乱来。
至于蔺桓为什么几次险些可以提前觉醒,却又甘愿沉溺轮回,念岑溪归咎于执念太深。
三千年前,他本就是天上谪仙,却对凡俗的七情六欲有了好奇,后来替她受刑入了轮回,每每身世凄惨又不得善终,他身为轮回之人,自然不会保留前世的记忆,但那丝执念却是渐渐刻之入骨。念岑溪直到最后一世才明晓,所以这一世,无论如何她都会让他了却执念,圆了道心,重回九重天界,至于用什么方法,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早已不在她的考量范围之内。她虽然闯入轮回,却不是轮回之人,故而她可以维持轮回记忆不灭。她可以偷窥天机,却不能泄露天机,她所能给他的最大的帮助,就是利用她所知晓的,为他铺平道路。
见念岑溪不说话,蔺桓便静静的等着,目光看向别处,萃锦苑里布置的花草早已盛开,平时甚少来此,乍一看明艳动人。蔺桓伸手,折下一枝,捏在在指尖把玩。
念岑溪瞥见,问了一句,“王爷怎也不惜花?”
蔺桓随口应道:“念小姐莫非没有听过,‘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花正是娇艳,若无人采撷便会垂垂老死,本王折下它,它便最为娇艳的时刻,且永不颓败,有何不可?”
念岑溪稍稍低眉,声音低诉,“人不惜花,花又怎会喜人?”
蔺桓挑眉,有些不明所以。
念岑溪也有一些莫名的恼意,不是对他,而是因为自己。将脑袋里乱七八糟的想法驱散,念岑溪终于回归正题,“王府的探子,若是能生还,则是最好。”
如今情势之下,无论是他,还是邵观明,亦或是刚刚知晓情况的陈近水,他们三人虽未明确的表示,但毫无疑问,落入敌方的冬蝉此时身死比生还要有利太多。这不是残忍与仁慈之间的讨论,而是基于大局之下的取舍。
三年前楚国曾发生过一场极为有趣的文辩,一群无论是道德文章还是诗词歌赋都最为顶尖的才子文士们聚在一起,争论一个问题:若是杀一人可救一国,杀还是不杀?换句话来说,就是一人之生死和一国之存亡,孰轻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