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行为虽然让人不耻,却很常见,也无可厚非。韩家先前依托天子庇护,可如今赵天子垂垂老矣,韩家必须要在未被瓜分前寻找到下一个可以庇护的“天子”,无疑,赵成就是他们看好的大势所趋。
韩家如此坚定的站在赵成一脉,可以说是压上了全部身家。赵成于情于理都应该第一个去往韩家,既是对拥护者的奖赏,也是对观望者的激励,看吧,你来,我就会对你奉若上宾。赵成第一家不是去韩家,也不是去谢家。
为什么要说谢家,因为谢家是离阳一个大家族中第二个表面站位的。
定安王南征前,谢家次子谢姚君随伍入征,都知道谢姚君虽是谢家次子,但却是谢家当一不二的继承人,谢家可以说是将自己未来家主放在了定安王的队伍里面,也是暗戳戳的表示了态度。赵成若是说为了表示感谢,或者更直白一点说是拉拢,第一家选择去谢家,也可以理解。但赵成第一个去的不是韩家,也不是谢家。
是孙家。
孙府,孙老太师府上。
————————————
当孙府的下人领着赵成入府里时,赵成谦虚的样子完全不像一位王爷。
“见过王爷。”
傅长卿也在孙太师府上,此刻见着赵成,起身就要行礼。
赵成急忙上前一步扶住,爽朗的笑道:“贤弟不必多礼,你既是孙太师弟子,我便托大称你一声长卿,可不要见怪,”
傅长卿拱手道:“不敢。”
孙老太师在一旁含着笑意的看着,赵成转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弟子礼,口中问候道:“太师近来可好?”
孙太师笑道:“好,好。老了腿脚不便,本想着过两日让长卿代我去王府恭贺,没想到王爷竟然亲自来了,老夫蓬荜生辉。”
赵成苦着脸摆手道:“别别,太师这样说可真是折煞小子了。”说完又转头对傅长卿道:“早些年就一直缠着太师收我为弟子,软磨硬泡都试过了,奈何无缘,贤弟有这样的运气,真是让我好生羡慕啊。”
赵成说的一半打趣一半无奈,平添了几分真诚。
傅长卿谦逊的道:“王爷不必介怀,也是学生运气,才能遇到老师。”
赵成假装不悦道:“还叫王爷,长卿莫不是看不起我这个便宜大哥?”
傅长卿无奈的僵持了一会儿,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小弟见过赵大哥。”
赵成这才满意的笑了,又对孙老太师道:“知晓老太师喜好文墨,从荆州回来之前特地去要了一副庄大家真墨,已经让下面人送了过来,晚些时候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