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堂乃观内三堂六苑之一,顾名思义也就是负责管控弟子门规戒律之地,同时也是内部冲突时的居中调解所在,权责至重。陈离穿越后虽从未步履此地,但也是听闻执法堂确实是公正严明不偏不倚,想着必能还自己一个公道。
进入殿内,陈离有秦长老陪同,自然一路畅通无阻。最终在祖师神像前口述前因后果,并由专人记录造册,留存画押后,便被告知需回居所等待结果即可。
这时陈离燥热稍平,便准备回去。但秦长老却叫住并带他来到侧殿一间厢房,推门而入发现已有一人正在云床之上端坐。
只见那人只是身着素袍,发髻散乱,但面如冠玉、青丝如墨,看年纪不过二十多岁,但秦长老却趋行上前,执礼甚恭
“观主,朝阳苑陈离已带到”。
陈离吃惊之下再次望去:那年轻观主已睁开双眼,神光四射不敢对视,连忙低头行礼。只觉皮肤上起了一阵鸡皮疙瘩,对方目光有如实质仿佛煌煌大日透彻人心。
“陈离你且上前,将右手伸出”观主淡然说道
陈离依言上前,观主擒住他的右手脉搏,约数息之后,感慨道“难道是天意?你入观前可修习过其他法决”
“并没有,还请观主解惑”。陈离疑惑的回复。
“你修习本门玄元感应篇,气走丹田,这只是末流。但彼时你身入幽潭之内,无所依凭恰如母体羊水中的赤婴,其气行之犹如天成。已然贯通任、督二脉,循子午周天,还胎息本色。此乃天数使然。气法上有云:其气既生之后,元阳在肾,因元阳而生真气。真气朝心,因真气而生真液.真液还元。上下往复,若无亏损,自可延年。但现你懵懂无知,无抽添之术,不加调养。时日一久必然会精元枯竭而死!”
陈离听完一声冷汗,怪不得体内燥热不已,炼精化气、如精不足则体衰,如没有足够的能量以待炼化,则身体必然垮掉,寿元不久。于是神色悲戚,带着哭腔喊道:“愿观主慈悲,救救弟子吧!”
四周忽的一静,待上首传来一声
“你到是有眼色,可愿拜我为师。”
陈离二话不说就跪下叩首“拜见师尊!”
观主似笑非笑,开口道“为师俗家姓名张礼乾,道号常宁子,是本门第七代观主。我膝下弟子单薄,至今只收徒有二,你这是第三位,观内除去三堂长老,其余均是俗流。如今你已窥得门径,以后就随为师至长生堂修行。”
说完递出一本小册和几瓶丹药。交代完药用后,叮嘱道:“此册乃祖师所传古炼气法,名为《上元九宫回光妙法》,虽是残篇,但仍旧是消阴制魄玄功要诀之一。至于你落水之事其中详情我已尽知,但也算福祸相依,此乃你入道之劫。执法堂方面会给你一个交代的。好生修养几天,再来找为师。”
陈离接过小册和丹药,听完再次一拜,便退出房内,回住所不提。
待室内只剩下观主和秦长老二人,沉默许久,秦长老忧虑说道:“观主,这一次如此凶险?”
“未雨绸缪而已,不必过于担心,你也去吧。”观主闭目答道。
陈离回到住所后,第二日便辞别了相熟同伴,搬进了长生堂内院。从观主师父那获得的几瓶丹药无一例外均是增益滋补、培元固本的上品,陈离只是尝了一粒鼻血便止不住了,有点虚不胜补,连忙搬运气血炼化药力,一连数天,沉迷于此,存思服气还精补脑。
至于那本《上元九宫回光妙法》早已然熟记于胸。但摸不到门道,陈离深知自己远未入门,虽有真法,却无引领,于是翌日便起了大早,至便宜师父处请教。
梨花观的地势是西低东高,道观也是依山而建,长生堂乃后殿所在,位于地势最高之处。由于前身是祖师隐修之所,故多洞穴石府。待大兴土木建设了三大殿后,周边郡县声名日盛,信众繁多,但后山仍旧是外客止步之地,一直作为内门弟子和长老居所。陈离搬来也被分了一处石穴静舍,因来的晚所以离观主的洞府稍有一点距离。
待行至观主洞府处,通传之后便被侍者引入了一间内室。拜见行礼后,只见张礼乾依旧如前日打扮,安然打坐,慢条斯理的回复着陈离关于修行上的一些的提问,并深入浅出的讲解气法上的隐喻和周身的要穴、经络关联。室内有不知名的香气萦绕,带着一丝烟火气息,令陈离鼻尖痒痒得,却又不想失礼,就一直忍着。突的话风一转,提到了修行境界上,这也是陈离一直想了解的。就打起精神全神贯注的倾听。
只听张礼乾说道:“我辈修士上体天心,外而积功累行,消除业障,内而明心见性,以求长生久视。故而依据修为强弱上下分为:先天、无漏、合药,丹元、脱劫,真仙,六大境,各境中也有些许小境界,也唤做先天四境、无漏三关、长生合药、大道之基,脱劫九转、无上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