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蓁与薛羽站在打头两个位置,不过片刻便见绿屏出来道:“太后娘娘请姑娘们进去呢。”
顾蓁感觉自己手心须臾之间便出了一层薄汗,不由得侧脸看了一眼站在自己身边的薛羽,方才稳住了心神,与薛羽一同迈步进入正殿。
她按照礼节并不能直接抬眼直视贵人,更不能随意打量四周,只见地面铺就的金砖光洁几可照人,故而只能一心调整仪态以面见太后。
待到殿中站定,众人齐齐跪拜,行的初见太后的跪拜大礼道:“民女拜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祥康永寿,万福金安。”
殿上传来温和的女声:“都起来吧。”
顾蓁等人谢恩起身站好,也只能垂首等待太后垂询。
太后娘家姓苏,便是靖远侯苏熙的亲姐姐,也是苏循的亲姑母。
苏太后看着殿下的八个女孩子,笑着对身边宋嬷嬷道:“许久不见年轻的女孩子们了。”
那宋嬷嬷原是苏太后陪嫁侍女,名唤阿莺,跟随苏太后多年,最得苏太后信任,此刻便笑答道:“太后恐怕是日日见奴婢这张老脸,厌烦了呢。”
苏太后笑道:”哪日你涂脂抹粉戴朵花,哀家便觉得你年轻了。“
苏太后说罢,转过头看向底下的女孩子们,道:“很好,你们比哀家看的画像上还好,规矩也好。阿莺,赐座。“
众人便谢了恩,等宫女搬来八个绣凳分放在两面后各自坐下。
苏太后道:”哀家唤你们来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你们刚刚进了宫咱们见一见面,也免得拘束。恰好今日花房送了几盆七姊妹过来,叫你们一同过来看个新鲜。”
她冲着宋嬷嬷点了一下头,宋嬷嬷便下去领人从殿外捧进十数盆花来搁在花架子上。
七姊妹是蔷薇的一种,花重瓣,色深粉,具芳香。
此时十数盆摆在一起,花团锦簇艳丽非常。
顾蓁所坐位置正好能看见坐在薛羽下首的戴梳心,人比花娇,容色在众人之中当是首位。
苏太后不免道:“此时正是蔷薇的季节,瞧的心里也欢喜。哀家看那位穿茜色衣裳的女孩子,可是豫阳侯府的姑娘?”
戴梳心连忙起身应道:“民女豫阳侯戴准次女戴氏梳心。”
“梳心,这名字好,人也出色。”苏太后赞道:“哀家幼时也曾到豫阳侯府玩耍,当时你姑姑阜南郡公夫人尚在闺阁。不知她现在可好。“
”谢太后娘娘惦记,”戴梳心笑道:“姑母身体康健,还曾托民女向太后娘娘问好。”
苏太后道:“劳她惦记哀家。”
此时众人眼光都聚在戴梳心一人身上。
待到戴梳心坐下,有一人站起来道:“民女见太后娘娘这里七姊妹开得这样好,不由想起一句诗来。”
苏太后眯眼看了她一眼,后问到:“是什么诗呢?”
那女子吟道:“一架蔷薇四面垂,花工不苦费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