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维新道:“他们是这么交代的,我又专门找人了解了一下,确实是这么回事。”
李牧抬手敲了敲桌子:“南阳,不需要这些灰色势力,也不会允许这些不稳定因素存在。”
“那边的剿匪任务,现在差不多已经结束了。除了少数一些逃入深山老林,匪患已经被扫荡一空。明天,调两个营入城,然后再通知警察局,让他配合你们,把这几个帮派一网打尽。”
“举行一个公审大会,罪名严重的直接枪毙,剩下的全部送到山里劳动去,正缺劳力呢!锻炼几年,什么时候改好了,再放他们出来。”
徐维新立正敬礼道:“是,团座!”
李牧笑道:“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了,好了,回去休息吧。”
徐维新这才转身出去。
入主南阳城后,关于南阳未来的发展,李牧考虑很久,对此他有三种发展方略。
一是有限投入;二是只针对工业和军事领域重点投入;三是全方位投入,百花齐放,从各个方面打造南阳。
考虑良久,李牧选择了第三种方案,对南阳进行全方位投入,从各个方面对他进行全力打造,争取各领域百花齐放。
他这么选择,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南阳确实是块好地方,土地肥沃,人力众多,最重要的是,是豫省最后沦陷的城市。
沦陷的时间,好像是一九四五年四月,离小本子的投降也就几个月而已。
除了这次沦陷打了一个月仗,其他时间没打过什么大仗,基本都是和平的。
很适合作为基地经营和发展,而且有他在,南阳地区也不可能再沦陷。
次日上午,李牧召集公署各部门主管开会,议题有三个,一个是教育问题,一个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最后一个是征兵和建设民兵预备役的问题。
教育问题,主要是在南阳地区,尽量让每个适龄儿童,都要有书读,有学上。
尽可能的普及四年小学义务教育。
李牧要求也不高,让大家都完成四年小学义务教育,最起码能读书识字,不当文盲。
其中有天赋,名列前茅的,可以继续上中学。
这方面难度很大,不是因为人才的问题,截止抗战前,民国的识字率差不多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老师还是很好找的,主要是经费问题。
想要普及小学四年义务教育,整个南阳地区,可能最少需要新建一千五百所小学。
新建一所小学,即便大部分都是在农村地区,物料工价都比较便宜,加上桌椅板凳,基础的教学工具,差不多也要三四百块大洋,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如果要摊派,肯定会加重农民的负担,他们可能宁愿孩子不读书,也不愿意承担这些沉重的摊派。
不少官员都忧心忡忡,生怕李牧真搞什么摊派,以他的地位和权势,只要下定决心,众人还真阻止不了。
李牧只能说你们想多了,一千五百所小学的建设费用虽然不少,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多,也就五十来万银元。
考虑之后,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李牧自己出手补贴了一百万法币,相当于七十多万银元。不但一千五百所小学的建设费用不成问题,相应的初高中的建设、修缮费用也有了。
基础义务教育就这么解决了。
第二项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主要是道路、电力和通信。
道路问题,李牧已经在南阳范围内,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几条主干道,更是全部修成了公路。其实,抗战爆发前,国内的各个省份和重要城市,基本上都已经通了公路,南阳地区本身已经有了几条和外界相连的公路。
这些公路修通后,南阳地区的交通和交流将会更方便。
电力问题,南阳目前有十一家发电厂,南阳城三家,下面的县八家,还有不少县份目前没有通电。
李牧计划,再修建一批火电厂,主要任务,当然是为接下来将要修建的各大工厂提供电力支持,有富裕的电力,也可以供应南阳城和民间。
目前,南阳城有三家发电厂,功率都不高,因为战争爆发,一些机器无法采购,自然也无法扩建,修新电厂。
现在南阳城里,能用上电的家庭,不足十分之一。一是因为电价太贵了,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二是电确实不够用,每天就发那么多电,也无法供应那么多人。
未来火电厂建起来,如果有富裕,到可以供应民间一部分。
然后是通信问题,李牧计划利用电报和电话,建设覆盖南阳的通信网络。
各个县城,各个重要据点和乡镇、工厂、学校…都要通上电话和电报。
这些并不困难,抗战爆发前,很多沿海地区和大城市,通信网络建的比这规模大多了。
最后一个问题是征兵和建设民兵预备役的问题。
地盘扩大了,手里也不差钱,不缺武器,一个加强团明显不够用了。
李牧计划征召两万新兵,同时再组建差不多十万人左右的民兵预备役。
南阳本身就有超过五百万人口,再加上大量逃难避祸的人群,人口更多了。
征召两万新兵,组建十万民兵预备役,对地方的负担并不重。
如今前方战火纷飞,各地兵荒马乱,南阳的安定繁荣也需要军队维护,这个议题,自然毫不意外被通过了。
接下来,就是实施建设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