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是自家闺女自己选的。
暗暗叹了口气,他拐了一下身边忙着吃饭的媳妇。
苏妈妈最近的饭量愈发大了,倒不是别的,实在是每天起早贪黑的在地里忙活,体力活,就吃得多。
“我一会儿要去地里干活,现而今是棉花收货的季节,哦对了,私塾那些孩子过两天让他们都去采摘棉花,每个月按斤给钱。”
苏妈妈放下筷子,嘀咕道:
“小孩子多干活,免得将来大了进了官场,出那种‘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咱们让他们多活动,自己赚钱自己花,从小培养独立自主的人格,也算是寓教于乐了。”
听听苏妈妈这话,这站位就是高。
今年靠山屯开辟了几十亩的田地种植棉花,如今到了收货的季节,可不是忙碌吗。
棉花是硬通货。
早两年他们就拿出了高产的棉花种子,如今这北境许多地方都开始种植棉花,想来以后那种冻死人的情况也不会再发生了。
百姓人家最在意的就是温饱问题。
粮食的问题解决了,如今棉花也能解决取暖的问题,等到私塾里培养出来的大夫走出去,怕还是需要几年。
好在,他们都还年轻,一切都有时间。
顾景黎的话,就被众人这样岔开了。
苏以安仿佛没有在意,却有些心虚的闷头吃饭。
撂下筷子,苏以安忙道:“娘,我跟你去田里帮忙。”她整天也没有什么正经的事情,左右自家娘忙,就跟着去。
苏爸爸也道:“你不说我也安排了,孩子们今天就去地里摘棉花,一会儿我安排人过去,我跟你一起摘棉花。”
苏景安一看这样,也不去搞他的研究了,干脆带着弟弟们也去了田里。
身后,顾景黎带着顾景瑜自然而然的跟上。
老太太带着二伯母和苏振安也跟着一起往外走。
“漪安这岁数不小了,司家那边是个啥意思啊?”
老太太忍不住又提起了孙女的亲事。
苏爸爸挠头。
“娘,这事儿您问我,我也不清楚啊。”
要是搁他的意思,闺女当然要留几年,最好二十五六岁再成家。
可惜,他也知道这年代行不通。
“你还说不清楚?早两年司家上门提这件事儿,不是你给按下的吗。”
老太太气的拍他胳膊。
“闺女那不能留的,留来留去留成仇。
我跟你说,我知道你们两口子舍不得漪安。
但是她年岁一天比一天大了,总不嫁人,让人说闲话咋整?”
老太太不好说整天抓不到人影的儿媳妇,就又拍了儿子一巴掌。
“我告诉你,你可给我上点儿心,不能委屈了漪安。”
苏爸爸:“……”
哎,他堂堂北境出了名的大儒,为什么要操心闺女嫁人的事儿啊?
“奶奶,这件事儿你还真不能赖我三叔。”
顾景黎这个向来跟人生分的,却是跟苏家人极亲近,这会儿就自然而然的挽住了老太太的手臂。
“奶奶,延卿跟我说过他的意思,他是想等来年朝廷开了科举,想要考一个状元,到时候风风光光的娶漪安。”
顾景黎顿了顿,不着痕迹的瞄了前面的小丫头一眼。
“到时候好风风光光的娶漪安大姐进门。”
漪安大姐?
老太太刘氏的手就是一顿。
如果没记错,景黎和漪安,好像是同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