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北京城有人口三千余万,但经济格局与几百年前并没有什么不同。
内城和东城依旧还是最繁华的地方,咏芝为他们订的酒店在百王坊附近。
到了眼下的这个时代,百王坊的数百座亲王府、郡王府除了各国藩王、世子前来外交的时候会停止游览外,其它时候都是付费开放。
朱观楼他们来到酒店住下,简单休息了片刻后,咏芝就带着他们去百王坊旁边的集宁坊夜市逛了逛。
不过由于宗藩交流频繁,其实各国的美食都大差不差,而齐国和大明的美食更是直接的复制粘贴,因此随便朱观楼他们随便点了些东西吃。
只是到付费的时候,朱观楼有些肉疼。
相比较齐国的低物价,大明算是高物价的代表了。
同样的二百文钱可以让朱观楼他们在齐国吃两顿,但在大明只能一顿。
“国朝消费那么高,普通薪资是多少?”
饭桌上,朱观楼看着桌上的饭菜,不免肉疼的询问咏芝,咏芝见状也笑着回应:
“两京的最低工资是每周两千三百文,省会是一千五百文,府治和县基本是一千文到一千二百文,比齐国低一两成。”
“低那么多?”朱观楼有些不敢相信,但咏芝却苦笑道:
“国朝人口多,能做到这样的收入和物价已经不错了,据我所知,印度厮当的诸藩百姓收入只有齐国一半,物价则是齐国的八成左右,昆仑诸藩则是收入只有齐国的六成,物价和齐国差不多。”
“欧洲诸藩则是拿着齐国一半的工资,物价和国朝差不多。”
“所以最近的新闻,欧洲百姓都在游行,希望各国上涨工资,压低物价。”
咏芝的话让朱观楼的一些同窗点头:“这几年诸藩百姓游行的次数是多了不少。”
“呵呵……”咏芝苦笑道:“这样的矛盾应该还会继续加深,除非能解决能源问题,不然……”
话说三分,咏芝没有继续再说,而朱观楼则是深深的看着咏芝,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一顿饭上,涉及政治的话题并不多,毕竟大部分齐国学子来大明,都只是来完成自己的毕业旅游,因此在吃饱喝足之后,众人便回到了酒店。
这一夜,朱观楼想了许多,直到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咏芝就叫醒了他们,带着他们前往了附近的百王坊,并直接了当的前往了曾经的齐王府。
齐王府作为大明与齐国友好关系的代表地点,历代皇帝都对此地多加修葺,对于内部的布置更是丝毫未改,与当年齐文王离去时无二异。
走上承运殿,走进勖勤宫,朱观楼他们望着那摆满的四面书架,以及高挂桌桉背后的《大明宗藩坤舆总图,似乎在这里,他们可以感受到曾经的历史,以及流逝的时间。
咏芝手里拿着一个平板电脑,对着众人讲解曾经齐王在齐王府内的事迹。
“齐王府营造于天启三年,天启五年九月齐文王入住其中,其规模是百王坊诸多王府之最,仅次紫禁城。”
“文王在此地居住十八年,直到天启二十三年就藩为止。”
“根据齐藩起居注官记载,文王每日卯时起床来勖勤宫处理政务,中间只有午时会休息一个时辰,然后继续处理政务,直至子时才休息。”
“在这处殿内,文王一共处理了一百六十二万五千四百三十七本奏疏,平均每日二百四十七本,每日回批所写字数平均一万七千六百四十五字。”
“也因此,现如今库存的天启年间奏疏中,有近四分之一是文王处理的,所以保留了大量的文王笔迹。”
“在起居注官的记载中,文王闲暇时喜欢绘画,习武,练习马术和武术,平均每日睡眠时间不足三个时辰。”
“一直等去到齐国之后,文王才得到休息,这也是文王的寿命比较之前帝王较高的原因。”
“不过,这当然也有文王自己的身体原因,这原因就在王府的演武场上。”
说罢,咏芝带着众人前往了齐王府的演武场,而这里放着许多与近代练习健身相似的器械,不过大多都是铁质和石质的。
咏芝走到一块练功石面前,对着众人介绍道:
“这是齐王府的练功石,起居注官记载,文王每日闲暇时会来到这里使用练功石锻炼身体,之后练习马术和刀枪。”
“这块练功石的重量是三百斤,史载文王单手可以拎起一块,上下提动六十余次……”
“多少?!”听到咏芝的话,朱观楼的同窗们忍不住再次询问,但却得到了咏芝的肯定回答:“三百斤,六十余次”
听到咏芝的话,几个齐国学子上前摸了摸练功石,只是这一摸,他们就心虚了不少。
显然,他们对自己的力量有清楚的认知,而朱观楼也不免感叹了一会儿。
之后,咏芝又带着他们前往了齐王府的其它地方,直到黄昏时分,他们才将齐王府的各地给逛完。
不过,伴随着齐王府的逛完,这也宣布咏芝将和朱观楼他们分开了。
朱观楼他们接下来的目的地是西北和河中地区,而这些地方咏芝并不熟悉。
况且,大明的社会福利不如齐国,咏芝还需要继续在北京做导游来为自己新学期积攒生活费。
因此,当他们回到酒店后,所有人都开始收起了自己的行李。
朱观楼的行李很少,因此他简单收拾过后,便不自觉的走到了咏芝的房间。
房门是开着的,朱观楼看了一眼,只看到了咏芝收拾东西的背影。
“不住最后一晚?”
朱观楼对房间里的咏芝询问,而听到他声音的咏芝也愣了一下,随后将行李收拾好,背在了后背上。
他转过身来,笑着摇了摇头:“刚才有一对唐国夫妇给我发消息说需要导游,我今年得搬去他们的酒店住,之后七天陪他们逛完北京。”
“现在就走?”朱观楼愣了一下,看了一眼走廊窗外的夜幕。
“现在就出发吧,日后你们要是大学毕业还来大明旅游,或者什么时候去到我老家,到时候我再和你把酒言欢。”
咏芝笑着拿出手机,示意朱观楼加上自己的联系方式,朱观楼见状也拿出手机将联系方式加上,随后迟疑片刻,转而询问道:
“你有没有兴趣去齐国读大学?我觉得以你的成绩,如果去到齐国,应该可以翰林、博士连读,之后可以在齐国从政为官。”
“呵呵……”咏芝笑了笑:“齐国有那么多人才,世孙何必还需要招揽我一个普通的学生?”
咏芝说出了朱观楼的身份,随后看了一眼走廊窗外的夜色。
望着那满城的霓虹灯,咏芝摇了摇头:“齐国有自己的问题,但齐国自己能解决。”
“我出生在大明,生长在大明,如果人人都和我一样,为了前途去齐国,那大明又有谁来解决问题?”
“……”听着咏芝的话,朱观楼有些惋惜,咏芝是他想找的第一个帮手,只可惜对方不愿意和他离开大明。
“以后我如果成了大明的官员,说不定还要去齐国,到时候世孙别为难我就是。”咏芝话语间透露着坦然,朱观楼见状也不再阻拦他,笑着摇了摇头:
“很奇怪,我们明明没怎么聊过天,但我感觉我们好像见过。”
“是吗?”咏芝还是一副笑脸,朱观楼见状却让开半个身子,同时拿出手机给咏芝的联系方式加上备注:
“明年我还会来大明,到时候会去湖广看看,你老家是哪里的?”
“你去到长沙给我发消息就行,我住在湘潭,离着长沙很近。”咏芝说着,同时整理了一下行李,转身向电梯走去。
朱观楼送他走到了电梯口,然后亲眼看着他坐上电梯。
电梯门要关上的时候,朱观楼突然伸手拦住了电梯:“要不喝一顿酒再走?”
“我明天还得做导游呢……”咏芝哭笑不得,朱观楼也讪讪撤开了自己的手。
他撤开手后,电梯门缓缓关上,咏芝最后还是没有选择他这个齐国世孙,而是选择了大明朝。
朱观楼走到了走廊的窗户前,等了许久,然后才等到了咏芝从酒店门口走出。
朱观楼以为他会坐出租车去目的地,但咏芝却走到了酒店一旁的公交车站。
不久,一辆印刷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公交车驶来,许多工作了一天的工人拖着疲惫的身体走下了公交车。
或许是末班车的缘故,车上的人都拖着疲惫走了下来,而上车的只有依旧朝气蓬勃的咏芝。
见他离开,朱观楼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一早,他继续在教习的通知中走下了酒店,不同的是这次没有了咏芝作为导游。
他上车坐下之后才有时间打开手机,而当手机打开,映入眼帘的是咏芝在清晨发来的一条短信。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还挺有才学……”瞧着这条短信,朱观楼笑了笑,随后收起了手机,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了起来。
一刻钟后,伴随着汽笛声响,朱观楼也离开了这繁华的北京城。
他忍不住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恰好客车此刻驶到了紫禁城前的长安门广场上。
他直勾勾的望着矗立在长安门广场上的旌旗,旁边的同窗瞧见他的模样,随着看了过去,却没看出个所以然,不免询问:
“你在看什么?”
“看日出……”朱观楼侧过头去,瞧了一眼被楼房遮挡的朝阳。
“这能瞧得见?”同窗努力看了看,却看不到一点朝阳。
“看不见”朱观楼回应的同时收回了目光,随之打开手机,瞧着咏芝发来的那条短信,情不自禁的笑道:
“有的东西不一定要用眼睛去看,反正太阳照常升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