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朱桢再次发问:“你觉得我们这比武,与攻打达尔城可有相似之处了?”
刚开始金孟德尔还不明白朱桢是什么意思,包括为什么对方突然要寻找自己比武。但某一时刻,醍醐灌顶,金孟德尔都想明白了。
朱桢之所以能将金孟德尔压制着来打,正是因为其勇敢拼搏,毫不畏惧,如此才能取得胜利。金孟德尔为什么取不得胜利,是因为其畏惧不前。
通过“比武”一事与攻打达尔城对比,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朱桢此时就通过这一场“豪赌”来以最少代价拿下达尔城,毕竟不试一试,哪可能赢来重大胜利呢?而在朱桢看来,以身犯险是值得的事,若是成了,可避免千千万万的军民死亡。
待得想明白这一切时,金孟德尔不由心生钦佩之意。
“王爷之英勇,在下望尘莫及。”
“哈哈,你也不用给我戴高帽了。”朱桢上前拍了拍金孟德尔的肩膀,询问道,“那么现在你的想法有改变吗?现在还想要阻拦我使用这战术吗?”
“不会了,一切都按照王爷所想进行。”
奈何说到一半时,金孟德尔似乎想起一件事,小心翼翼地询问道:“王爷,若是明日你把这事与其他人说了,恐怕王妃也会知道吧?”
“对哦!”
多得金孟德尔提醒,朱桢才想起徐妙云!
以自己作为诱饵来吸引达尔城的士兵,相当于是进入虎穴,十分冒险!若是让徐妙云知晓,恐怕得狠狠斥责自己了!
为此朱桢心里暗暗想着,明日与其他人说出这战术时,可得让大家守口如瓶不能让王妃知道。
时间流转,不知不觉间就已经到了达尔城与武昌城的和谈之事。
天昭平原的西部,广袤无垠,青葱草木,这里赫然驻扎着一群军队,约五万名的数量。
在军队营地的中央屹立这一处巨大军帐,达尔族的将领们赫然聚集在这里,不错,他们正是要准备与武昌城进行和谈!
坐在宝椅正位之上的,正是达尔族的族长达尔一德,虎须大脸,铜铃眼,看上去威风凛凛。
此时达尔一德便是发话说道:“诸位,此一战役辛苦大家了,如果能成功把楚王朱桢擒拿下来,往后咱们达尔族的势力将会越加巩固,到时根本不惧怕他们大明朝廷!”
不错,虽然说是要进行和谈,但达尔族人根本就没有想要真的和谈,那不过是表面功夫罢了。
如若当年项羽设宴邀请刘邦那般,今天他达尔一德也是要仿效古人设下宴会,以把楚王朱桢给请进来。
众将领此时都表现得非常开心,他们清楚抓住朱桢代表着什么,毕竟朱桢是朱元璋的第六子,身份尊贵、天赋惊艳,在众皇子之中以他最为受宠。
“只要能将楚王抓住,相信大明的皇帝肯定会乖乖听我们的。”
“嘿嘿,到时起码分走大明二十座城池吧!”
“此战成了,咱们大伙回去达尔城里吃香喝辣,快活上几天才行。”
将领们声音阵阵,欢呼喝彩,看来对于捕抓朱桢一事,他们是自觉得十拿九稳了。这也难怪了,为了抓住朱桢,达尔城可谓是所有精锐都一同出动了,甚至还挥兵五万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