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城网

字:
关灯护眼
我的书城网 > 清月照农家 > 第十三章,美食

第十三章,美食

瓷盘在民间是少有的,但锦州和乾州交界处的章丘县,多山地丘陵,当地人虽受限种不出几斤庄稼吃。

但祸兮福所倚!

自有那绝处逢生之人,发现当地的土质高温能容易烧制出一种介于陶和瓷之间的陶瓷制品,比陶器细滑、脆薄,却不如真正的瓷器肌理细腻、手感顺滑。

自此,章丘人陶厂处处开花,家家制陶,更有那钻研之人,研制出独家色料,烧出各色精美的器物,通过贯穿大周的水路销往十九州。

李清月听江鱼儿说,邻近锦州、乾州的几州人,章丘瓷已深入民间,稍殷实点的农家也是用得起章丘陶瓷的。

以至于民间有那共识:凡拿章丘瓷盘碟,便是上好菜的暗示。凡摆章丘瓷瓶、器物,便是我家底尚可的自白。

午时,几人其乐融融围成一桌,凉拌野菜、鲜韭鸡蛋、豆豉腊肉就着刚出笼的乌米饭,美美开动起来,江先生和江鱼儿好本味的乌饭,麻婶和李清月喜好咸鲜味的乌饭。

自是相得益彰!

午休起来后,李清月惦记着陶盆里的面圈,趿着软布鞋跑到灶房后。

看见麻婶正在炸馓子,粗细均匀的馓子条,竹筷轻轻翻动着,耐烧的干树枝供着恰好的火候,油缓缓沸起来,油泡卷着馓子,慢慢煎熬上色,炸至大把金黄焦脆时,两手拿筷子有技巧地挑起,迅速出锅。

李清月坐在木墩子上,看着麻婶将回透的面条子,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依法重复放入油锅,李清月配合着添柴抽柴,控制火候,不到两刻钟,一大盆油亮的金黄色馓子便做好了。

李清月撕了块放嘴里,嚼了嚼,脆脆的,味道还不错。

“麻婶,等馓子凉了可不就不脆了,不好吃了呢!”李清月问道。

“这馓子可泡汤、泡粥吃,若时赶时间还可以用烫水撒点调料冲着吃哩!各有各的好吃呢!”麻婶舀着锅里余油回道。

油是舀不干净的,怕浪费,麻婶端来一大碗馅料倒在锅里,擦干净油铲出来,细瞧是葱花荠菜豆干肉丁馅,看着很好吃的样子。

“这个馅又是做什么的?”李清月疑问道。

“你猜猜啊!”麻婶转身走向半人高案板处,案板上用白布陶盆盖着三团物状,还有好几个深碗小盆放着林林总总的食材。

这案板像个长方形的大柜子,柜面铺了厚厚一张打磨好的木板,板下的柜子三面用木板尾实,只留正面处用绷了厚纱的竹帘子盖着,中间用了个蝴蝶状的木栓子封着,挡老鼠野猫偷食。

甚是好用,专门从附近镇上的木匠那订制的!

李清月跟在麻婶后,好奇地各个揭开瞧了瞧,见都是绿绿的三团面粉团子。

“咦,都长的差不多,为何要做三团?”李清月皱皱眉,想了想念道:“肯定有两团各是鼠鞠草和艾草做的。”

“你个机灵鬼,”麻婶在空处撒了一把面粉,搬出一团面粉团揉搓着,耐心讲道:“这是艾草汁、糯米粉、大米粉和少许面粉和的面团子,要做青团的,这样和的面团蒸的青团才不容易塌哩。”

面团切成几块,搓成圆柱长条,一个一个绿色的小剂子排着队掉了出来,不知麻婶何时准备的豆沙馅,这会子一勺一勺往小剂子肚子里钻,只见麻婶手掌灵活一握,一个个圆滚滚的带馅青团便出世了。

李清月学着捏了一个,却是扁的,讪讪放了手。

接着麻婶依法又包了艾饺,艾饺的面团却是直接拿艾草泥和的灰面,这时候的面粉价格根据色度不一,灰面最低,白面最贵。

艾饺和平时包的饺子区别不大,因是要蒸的,要略微大些。

李清月前世是会包饺子的,按捺着由麻婶教了一个,自己就顺坡学着麻婶的花样包了起来,但是人小手小,麻婶包四个的时间她只能包一个。

剩着少半馅时,麻婶让李清月练手包着艾饺。

自己揉了最后剩的粉团,这粉团却是用鼠鞠草汁和的,加了大量的糯米粉和红薯粉,要做黄花麦果糕哩!

揪了一个个小团子,用模具压出花样来,撒了米粉免得其粘性十足粘在案板上破了相。

细布铺了蒸笼底,满满装了三大笼,上汽蒸了半个时辰,揭了盖子尝了块青团,豆沙馅甜甜不腻人,裹着艾叶的清香,口感软糯,李清月极喜欢,艾饺比平时吃的饺子多了份独特清香味,黄花麦果糕颇有韧性,清甜可口,别有一番风味!

麻婶各色捡了一竹碗蒸的吃食,又装了一盘馓子,吩咐李清月送去文秀娘家,礼尚往来,回来时自是一盘样子相似口味不同的糕点。

文娘子带着秀娘做的黄花麦果糕却是茧状的,细条如小指,五六个作成一攒,说叫茧果,青团是做的蕨菜干咸肉馅的,却没有艾饺。

下午麻婶熬了小米粥,将剩的鼠鞠草剁碎和在打了鸡蛋的面浆里,撒了葱花、盐巴,摊成薄饼,色泽鲜绿油亮,味道清香可口。

明日的寒食节禁止生火,只吃备着的熟食冷食,匆匆忙忙,民间众生这一天都在准备各色美食,忙坏了当家娘子,乐番了贪嘴小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替长姐洞房后,被侯府大公子强宠了鬼妃归来,残王夜夜被我吸龙气!协议离婚后,总裁前妻跪求我原谅诱他深陷:钓系美人杀疯了!穿越大秦三岁半谜国:张女弦断邂九门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三岁小县主,京城大佬争着宠!地府归来,无情无义她杀疯了一觉醒来天塌啦!豪门老公破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