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看来,亚历山大帝后不和的传闻是真的,而且,阿尔费雷德陛下让您留宿皇宫而不是国宾馆,可见已经被您迷住了。”波第诺斯分析到。
“被我......还是被艾西普特的黄金、石油、农场品和那些珍贵的石头?”梅丽珊克苦笑道。
“恕老奴直言,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区别,结果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您,高贵的伊西斯之女,成为亚历山大的皇后。”
“那位皇帝陛下可不简单。”梅丽珊克抬头。
“当然,所以不要从他身上下手,美人计是不管用的。”
“狄奥多拉,对么?”
“明智的选择,梅丽殿下。这位皇后出身低下(相较梅丽珊克而言),不具备突出的个人素质,对国家也没有显著的贡献,只是,很受人民的爱戴。”波第诺斯道。
“人民的爱戴并不足以保住她皇后的地位。”梅丽珊克接腔。
“殿下在艾西普特可以不把民意当回事,在亚历山大可不行。”波第诺斯提醒道。
“我知道了。”梅丽珊克虽然应下,但可以看出明显的不以为然。
“总之,从您毕业以来巡游各国,我们可以确认亚历山大是最好的计划对象。周国历代只有女帝,现在皇室也没有适龄的皇子;诺什皇帝年龄太大,又有很多儿子,皇后出身高贵,手中势力强劲,不好对付;奥斯曼与我们有信仰冲突,且与艾西普特接壤,对我国虎视眈眈,苏丹后宫又都是买来的奴隶。算来算去,四大帝国间唯有亚历山大,有让您成为一个巨大帝国的皇后的机会,也唯有亚历山大,可以给现在的艾西普特王室以庇护。”波第诺斯见话不投机,不与梅丽珊克冲突,转换了话题。
“波第诺斯,这是我最后的机会,向艾西普特证明我才是伊西斯神之女,我才是拯救艾西普特的救星,我才是拉神选中的艾西普特女王,而不是那个奴隶的儿子,他不配为王,更不配拥有‘阿蒙-拉’神之名!”梅丽珊克猛然转身,正对波第诺斯。
“为此,有一个人是必须接触不可的。”波第诺斯没有女主人那样的情绪波动,反而神秘的说到。
“谁?”梅丽珊克连忙发问。
“亚历山大宫相,弗兰克·佩恩。”波第诺斯答道。
“他?没错,佩恩和金素来不和,只要有他的支持,我们就能事半功倍,正好佩恩没有女儿,宫中无人。”梅丽珊克赞同并且连连点头。“波第诺斯,想办法让我和他见上一面,越快越好。”
“老奴早就和宫相阁下接触过了,所以宫相阁下才会主动要求负责接待您,但是之后的事宜,恐怕就要您亲自和他谈了。”
“好,我.....”梅丽珊克突然停下话头,并用手势阻止波第诺斯的询问。顷刻之间,一道蛇行丽影站立在她身旁,举手投足悄无声息。
“殿下,监视的人来了,从气息上感知,应该是亚历山大的例行人员,没有特别的里外安排。”那影子摘下面罩,一张美艳稍逊梅丽珊克但可以吊打艾西普特四分之三女性的面孔露出来。
“辛苦了,赛勒涅。”梅丽珊克颔首。“你们都退下,让我一个人待一会儿。”
“是。”宦官和女暗卫行礼退下。
梅丽珊克重新转过身,双臂交叉扶立在大理石制的护栏之上,玉藕接石,非但没有彻骨凉意从神经末梢传入大脑,反而触手升温。这就是亚历山大,一石一栏都在诉说着她低调的强大。那艾西普特呢?那个依靠金钱来维持千年繁荣的国家如今还剩下什么呢?璀璨的文化么?当然。历史的遗迹么?当然令人羡慕的财富么?当然。但是其他的呢?恐怕只剩下公然传堂入室的外国雇佣军和相继揭竿而起的人民了吧。
艾西普特王室被称为“暴君”,梅丽珊克拒绝承认自己的家族统治上存在问题。她自幼被灌输自己是神女的观念,自己的家族是神的后代的观念,神怎么会犯错呢?而皇室学院的宪政教育没能让她的思想有所变化,反而使她坚定了自己与家族的天命所归。
梅丽珊克在国内一直坚定的反对完全废除奴隶制,反对宪政改革,反对安抚人民起义。在她看来,艾西普特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是因为制度落后,暴政不断,而是因为坐在王座上的蒙·艾西普特不是拉神选择的王,真正的王应该是她梅丽珊克。只要自己登上王位,一切的错误都会被修正,艾西普特也会恢复托勒密一世甚至拉美西斯时代的辉煌(两者皆为艾西普特历史上有作为的君主)。
梅丽珊克的观点本国很吃香,因为蒙王的统治确实让国力每况愈下,山河不计。而他王位的合法性也确实存疑,他的母亲是奴隶出身,生子之后才被赦免为平民,儿子成为“年长国王之子”之后才成为王妃,甚至有人因为蒙王在民间长大而质疑他的血统,也因此王位不稳。
然而,蒙王娶了一位好王后,他的堂妹伊西斯。这位王后和梅丽珊克是闺中密友外加亲戚,也曾入读皇室学院,然而她在求学期间成为了激进的改革派,力主完全废除奴隶制,由此走到了梅丽珊克的对立面,两人就此分道扬镳,割袍断义。蒙王夹在妻子和妹妹之间两头不是,最终灰心政事,醉心声色犬马之中。梅丽珊克由是转换策略,寻求外援,向蒙王进言支援亚历山大,以结盟之名,隐求外嫁之实。她想成为一个强大国家的皇后,并借助婆家的力量夺回艾西普特的王位,将国家拉回正轨。
梅丽珊克从来都不理解起义的人民到底为什么做出背叛他们所爱戴的王室的事。选民弃民天生注定,她生来是上下艾西普特的公主,生来是统治者,生来居于高位,生来万千尊荣,不可被挑战权威。然而那些面黄肌瘦的农民弃圣河两岸肥沃的河漫滩于不顾;那些生产精致衣饰的工匠与绣工弃装饰自己的光荣于不顾;那些卑贱如蝼蚁的奴隶弃修建雕琢帝王谷的抬举于不顾。一个个抢夺枪械,群居一处,用他们的生命去实验王军的武器强度,死于火舌之下,却又前赴后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波第诺斯所有的观念和她都很相符,为什么总是提醒自己要关注人民的意愿的?在她看来,比起起义,对艾西普特的财富觊觎已久的奥斯曼帝国才是最大的威胁。
诚然,奥斯曼是艾西普特的巨大威胁,但是梅丽珊克不会想到,她所忽视的,看不起的,卑微的人民才真正是最紧要的所在。狄奥多拉作为敌人也许不足为虑,但站在她身后的力量总有一天会给梅丽珊克造成巨大的麻烦。不过这都是后话,在当下,她确实是一阵强劲的飓风,将整个世界都卷入她的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