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是在拜师学艺期间再跟别人学艺,这是很犯忌讳的事情。
如果两者是好友,又或者像张溪拜托徐庶那样,只是临时的代教代看一下,这个问题不大。
但诸葛亮和张溪的关系可算不上好友,撑死了算同僚。而张溪的话外意思,还是让诸葛亮教邓艾兵法这么重要的知识......诸葛亮才不会理会张溪呢。
想要找学生,可以自己去找,这个世界上聪慧的人多的是,没必要跟张溪去共教一个学生。
张溪明白了诸葛亮的想法和顾虑,知道这事儿短时间内也没法解决......起码得等自己教完邓艾《礼记》后,才有理由可以让邓艾出师,然后推荐给诸葛亮。
但是呢,张溪也不是没有办法。
从这天以后吧,每隔个半个月的,张溪就带着小艾儿去左将军府,打着求教经义的旗号拜见诸葛亮。
咱先不着急推荐,但咱可以先混个脸熟嘛。
再说了,就小艾儿这个聪明劲,万一诸葛亮真的喜欢上了,说不定也有提前教的可能呢。
只是这么一来,闹得诸葛亮很是无语。
张溪的那点心思,诸葛亮当然是看的出来的......但有一说一,诸葛亮虽然很欣赏邓艾的聪慧,但对邓艾却没有太多的好感。
诸葛亮承认,邓艾这个孩子很聪明,学什么都很快,最重要的是求知心很强,很会举一反三。
这些诸葛亮都承认,也知道邓艾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
但诸葛亮不太喜欢邓艾藏在心里的那股子傲气。
人可以有傲骨,但不能有傲气。
这是诸葛亮对于为人处世之道的理解。
但是小邓艾不同,他从小就没了爹,一直是母亲培养他长大的,而邓家的那个情况,你要说邓艾一点都不知道,那也不可能。
再加上口吃的缘故,一直被人嘲笑,邓艾越心急说话就越不利索......时间长了,邓艾多少是有点性格焦躁,看不起同龄人的同时,又非常想要证明自己。
诸葛亮对这样相性的人,不是太喜欢,因此也从来没有要亲自教授邓艾的想法。
但看在张溪的面上,诸葛亮又不好说什么,只好委婉的提了好几次——徐庶是个很好的老师。
徐庶的性子吧,虽然很洒脱,但骨子里也是有一种自卑的,一种出身寒门的自卑。
小邓艾应该会比较适合徐庶的审美,而且徐庶的军事水平也不差,起码在这个乱世里也是排的上号的,何必来找自己呢?!
其实诸葛亮心里最适合小邓艾的老师也不是徐庶,只是那个大脸盘子吧......嗯,算了,还是不要教坏了小邓艾比较好。
张溪倒是没听出来诸葛亮的暗示,依然坚持着带着小邓艾跑去找诸葛亮。
但是小邓艾这个敏感的小内心,却是有点受不了了。
一个,是他敏锐的察觉到了,诸葛亮并不喜欢他。
虽然每次请教经义,诸葛亮都是认真的回答了他,不懂的地方也会讲解的很详细......可那个态度,跟师父和徐师长对他的态度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小邓艾也不想自己的师父总是带着自己上门求人,这会让人觉得自己师父的学问不如诸葛亮的。
虽然张溪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自己就是不如诸葛亮。
全历史书你找去,能找到几个人比诸葛亮更强的?!
但是邓艾不那么认为,他不想让师父低人一等,尤其还是为了自己这个学生上门求人。
所以呢,从那以后,邓艾在经义上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默默的记下来,打算等以后自己出师了再去请教别人。
到那个时候,别人问起来,自己也可以说是学习的时候不专心,老师讲了自己没记住......是自己的问题,不是老师水平不行。
再然后,张溪突然发现,小邓艾的学习进度“唰”的一下,跟坐了火箭似的,超级快啊。
《曲礼上》学了两个月,却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学完了整部《礼记》。
张溪觉得小艾儿这是在糊弄自己,不懂装懂。
但以张溪的经义水平,还真的考察不出小邓艾到底是不是在糊弄自己。
有心拜托诸葛亮帮忙考察一下吧,可最近诸葛亮很忙。
不仅诸葛亮很忙,徐庶也很忙,刘备就更忙了。
这小半年一过去,又到了深秋季节了,粮食收割完了,也到了可以用兵的时候了。
这日子口,宛城那边果然又开始了异动,而这次的宛城大将,换成了夏侯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