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小驸马科普九: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感情
李世民的风流韵事很多,有前朝公主杨妃,有二婚再嫁的韦贵妃,有亡弟李元吉之妻七王妃,有杀弟仇人的女儿阴妃,有才女徐惠,有后来君临天下的武媚娘……那么,到底谁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真爱呢?无论从婚姻、经历、子女等哪一方面来看,恐怕都非长孙皇后莫属。
婚姻
帝后婚姻、嫔妃入宫,往往与政治利益、权势斗争、官职地位、私欲膨胀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双方目的往往都不纯粹。但长孙皇后与李世民的婚姻,却称得上良缘,既门当户对,又符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最主要是两人还有感情基础。
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成是威震突厥的右骁卫将军,母亲北齐皇家宗室之女。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唐国公,母亲是北周皇族。长孙皇后与李世民,两家权势地位不相上下。
长孙皇后的伯父早年就很欣赏李渊妻子窦氏的睿智大气,曾劝说弟弟长孙成与李家结亲。在长孙成去世,长孙皇后、长孙无忌兄妹和母亲,被同父异母的兄长赶出家门,寄居在舅舅高士廉家。年少的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成为布衣之交,关系非常要好。高士廉见经常跟长孙无忌一起出入的李世民才华出众,便将外甥女许配给他。当时李家还没有起兵反隋的打算,因此这段婚姻谈不上笼络势力、政治联姻。
另外,依长孙无忌与长孙皇后的兄妹感情和长孙无忌与李世民的友情来看,在长孙无忌的影响下,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在婚前应该已彼此了解、仰慕,甚至见过面。大业九年613年,十三岁的长孙氏与十六岁的李世民完婚。这年纪正是情窦初开的时候,由此看来,这段感情说是青梅竹马也不为过。
相互慰藉相互扶持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世民的母亲窦氏跟随李渊征辽,在涿郡意外病倒,李世民衣不解带地照顾母亲,可窦氏仍在五月过世。六月兵部侍郎斛思政谋反逃往高句丽,与其交好的高士廉被贬到岭南交趾。一方是李世民的亲生母亲,一方是长孙皇后情同慈父的舅舅,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同时遭到生离死别的打击,在逆境中相互慰藉,他们的感情越加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