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也许前世历史上,对中原造成不断冲击的辽东异族,就有可能根本无法出现了,这也许会真正改变未来两千年的历史进程。
虽然丁宽知道,自己死后的事情自己根本无法保证。但如果在他活着的几十年内,能够彻底的清除辽东的异族,一定是会给后人留下更好的基础。这才是丁宽要改变目标的根本原因。
看着舆图,在座诸人心中也在不断推演,很快就明白,丁宽这个推断极有可能变成事实。众人的脸色很快就变得沉重了起来,不用丁宽去描述丢失辽东之后,异族对中原的威胁,这些人都是有长远战略眼光之辈,自然能够看到辽东丢失,对中原的战略影响会有多严重、
何况,这个年代,大汉可是真正的中央帝国,汉人早已自认为是天朝上国,无论是何种原因,丢失大片固有疆土,在这些大汉的精英眼中,都是极为难以接受之事。现在只是可能丢失这辽东之地,就让诸人心里发堵。从整个大汉帝国的角度,辽东之地自然应该是不惜代价要确保的。
只是现在中原纷乱,如果丁宽在辽东投入过多的精力,极有可能会影响其在中原的布局。这些人都已经是丁宽这个团体的核心,自然要衡量大汉的整体利益,和这个团体的利益。
程昱是在座之人中投靠丁宽最早的,已经是和丁宽彻底结为一体,说话可以毫无顾忌。
“子厚,你要平定高句丽和夫馀,固然能够稳固辽东之地。只是这两族已经在此地繁衍生息数百年,想击败他们不难,但要彻底平定却未必有并不容易。
而且辽东地域广大,却地广人稀,即使我们不惜代价,彻底平定了这两个异族,也无法真正占据他们的土地,还会有其他异族重新崛起。”
丁宽点点头:“仲德先生,我到辽东之前,也是与你同样的想法,认为即使能够击败那些异族,也无法彻底平定边患,最多只是维持数年的强势震慑统治。
但我到了辽东之后,却发现,现在中原大乱,反而是彻底平定辽东胡乱的最好时机。”
戏志才听到丁宽如此说,知道绝非是大言惭惭,空口乱言,闭目思索半天,豁然睁开双目,眼神发亮“子厚,你说的最好时机,莫非是说的流民?”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 】
戏志才“流民”二字一出口,其他人也都是眼前一亮。大家都是顶尖的谋士,自然明白人口才是建立稳固统治的根基,大汉迁民实边的政策可是已经推行了很久了,辽东乃至其他边郡之所以日渐弱势,根本原因不就是人口稀缺嘛。
陈群一直负责丁宽麾下的所有庶务,对于民政之事参与最多,只是刚来辽东,对辽东的情况还不是特别的了解:“明公,中原战乱,虽然有诸多流民避难迁来了辽东。但汉人以农耕为业,诸胡却是以游牧为生,这辽东之地可以容纳多少汉人人口?”
丁宽面现笑容“文长,我也是到了辽东之后,才发现这辽东之地的不同,虽然诸胡多以游牧为生,但辽东的东夷却并非完全如此。
高句丽、夫馀也同样有很多人在从事农耕,只是他们的农耕技术依然落后而已。辽东之地虽然盛产战马,却并非全是草原,而且更没有大漠、戈壁,是十分适合发展农耕之地。”
虞翻是扬州人,这是第一次来辽东,此时正是盛夏,到没有觉得气候有多不适,但却听说过辽东是苦寒之地。“明公,素闻这辽东是苦寒之地,如今是夏日,到不觉得如何,如果到了冬日,我汉人在这苦寒之地,能生存的下来吗?听说这辽东半年以上都是大雪纷飞,这里的土地耕种,能够养活得了多少人口?”
丁宽笑笑,“仲翔,以前如何不敢说,不过这些年我们引进的棉花,早就已经大规模种植了,有这棉花为衣被,冬日虽冷,但只要有足够的薪材和食物,汉人在此地生存应该是问题不大。”
众人听到丁宽提到棉花,纷纷笑了起来,这两年丁宽治下的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很快,在座的冬天可都是用上了棉被和棉服的,确实是极为暖和。
胡人游牧为生,取暖主要靠的是牛羊皮革,即使如此每年也会有不少老弱受冻而死。汉人皮革产量不大,成本也高,但有了这棉花,却是可以大量种植生产的,确实能解决北方冬日苦寒的问题。
丁宽继续解释道“至于这田亩产出,辽东虽然冬长夏短,但一年种植一季收成,是没有问题的。这里虽然不能象扬州一样,一年种植两三季粮食,但这里能开垦的肥田却是不少,如果把辽东异族所占的土地,都用于开垦种植,养活五、六百万人口,还是很有可能的。”
丁宽这番话,却是让在座诸人心情振奋起来。别说养活五六百万人口,只要能够繁衍出一两百万人口,这辽东之地,就足以成为大汉的第十四州。并且仅靠这辽东之地的人口,就足以镇压所有异族,彻底稳固占领这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