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在御林军中传开,也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要知道,御林军的一众将领都是曹家嫡系,一直都不服沈云帆这个凭空而来的兵部尚书。
现在军心动摇,以狄兴昌为首,几个将领竟是联名上奏,质问皇帝开战一事。
“北山王靖难,理应与之和谈,除去朝中奸臣,而非直接开战,伤南魏国力……放肆,这些将军真是放肆!”魏青看到御林军将领的联名上奏,气得将这卷宗扔在地上。
曹智在下面苦着一张脸,说:“陛下,臣劝过他们了。但他们说陛下若不给个说法,他们绝不出兵。”
虽是曹家嫡系,但曹智终究威望不足,这次也叫不动御林军。
偌大的军队,竟是直接罢门不出。
魏青闭着眼睛长出一口气,冷声问道:“楚州军到哪了?”
“最多还有四个时辰,他们就能到达东兴城。”
“一共多少人?”
“四万人。”
“那我们去掉御林军,还有多少人?”
“满打满算一万五千人,还有三万新兵在东兴城驻扎,一共四万五千人……虽然人数占优,但新兵太多,劣势很大。”曹智如实道。
刚入伍的新兵,不可能与楚州精兵相提并论。
一旦打起来,三万新兵很有可能直接溃败,作鸟兽散。
所以,真正的战力只有北驭军和禁卫军。总共一万五千人,不到楚州军的一半。
正在两人苦恼之际,赵公公忽然跑进来,喊道:“陛下,有人求见!”
“谁?”
“楚州灾民。”
片刻之后,一个华发老人被带上来,叩首道:“陛下,楚州灾民听闻战事,请求参战平乱!”
这老人正是小石村的村长,也就是当初被李成等人带回京城的楚州灾民。
“你们是楚州人,为何要帮京城?”魏青不解。
小石村村长抿了抿嘴,讲述道:“当初村子因战乱被烧毁,我们在战场上逃难,曾经遇到过北山王的军队。”
“我们想讨些食物,王爷的人便扔了几个布包给我们。但我们打开之后,里面全是‘躁矢’,而非人食。”
躁矢,就是人的排泄物。
北山王军队面对本地的灾民,不但没有施加援手,反而还加以侮辱。这些屈辱的经历,烙印在所有楚州难民的心里。
村长眼中带着愤怒,又感慨道:“最后,我们碰到李成将军,才得以幸存。若是没有沈大人、没有朝廷送去的物资,我们村里的人早就饿死在楚州的荒野上了。”
“所以,老朽今日为楚州灾民请战,我们楚州灾民要为朝廷平反,杀尽反贼!”
面前的老人虽然垂垂老矣,但语气中那股子决心却令人心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