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全都要
韩信话一出口,帅帐中的众将就沉默了。
有人意有所动,有人眉头微蹙。
韩信年轻气盛,也不管其他人的想法,径直将自己的理由说了出来。
第一个理由,是南越人杀了闽越王无诸,又纵火劫掠王城,沿途所杀闽越人数量极多。加上这几十上百年的恩怨,现在的闽越上下,都对南越人恨之入骨。
秦军如果在这个时候攻打南越,正好趁势将有复仇之心的闽越人收进军中,利用闽越人的恨意,得到一支战斗力不弱的打手。
第二个理由是秦军一战而定闽越,兵卒伤亡不多,士气非常高涨。正好以此灭国之势去攻南越,同样有战斗力加成的效果,在兵法上就是“人和”。
同时韩信还提出了可以借助一战定闽越所产生的威势,来威慑和分化南越的各部族。
按照投降的闽越人所说,南越国并非铁板一块。
其顶层是实力强大的蛟部,以及稍弱一些的虎部。
他手下副将中以蒙恬和殷通为最,蒙恬坐镇庐江郡,调度民夫辅卒转输粮秣辎重,责任重大,故而不在身边。
现在的情况是越地的雨季即将到来,而闽越刚刚打下并不算安稳,所以不适合立刻发大军攻打南越。
韩信心潮澎湃,上前大声道:“韩信必不负上将军期待,定让那些南越蛮子日夜不得安生。”
“韩长史辅之。”
他的兄弟殷昌是少府铜丞,曾为赵佗研制的龙纹币设计过方案,是赵佗的老部下。有这层关系在,殷通对赵佗在敬畏中多了一番亲近。
赵佗暗叹一声。
如今上将军命曹参率偏师攻闽越,还让他前去辅佐,这正是给了自己一个上阵立功的机会啊!
虽然不是主将,但也是个二号人物,怎不让韩信心喜。
郦食其便摇头道:“韩长史所言自然有道理,但如今时间已进入十二月,再过一个月,越地就会逐渐进入雨季。如果我军在此时进攻南越,难保不会因雨季的到来遭遇疫病。故而鄙人觉得还是先屯军于此,安抚好闽越,巩固这一次的战果后,再考虑攻南越之事比较好。”
仓促攻打南越,相当于在后方埋了一个大隐患。还是花上大量的时间,在闽越建立初步的统治,并控制各处重要的关卡要道后,再进攻南越不迟。
不过有赞同的人,自然也有反对的人。
军队人少,后勤压力就不大,在战术上也会显得更加灵活。
除却殷通和几位将军外,这帐中还有他南下时特意征召的亲信将领。
所以在抛开这个问题后,秦军此时进军南越,确实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过韩信虽然天赋高,但终是个刚出茅庐的热血小青年,赵佗便安排了曹参来带他。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
事涉上将军弄出来的防疫药物。
相比于韩信的迷之相信,他自己其实没多大信心。
赵佗一扫而过,他的目光最终落在曹参身上。
比如樊哙和曹参。
韩信提出借定闽之势,来拉拢和分化南越部族的策略其实是可行的,所以赵佗干脆将他派出去进行历练。
韩信的话让许多将领点头认同,秦军趁着灭闽的威势进攻南越,确实能得到不少优势。
如果秦军趁着这个时候进军南越,借助定闽之威,再辅以宽松的自治政策,绝对能拉拢到一批不满蛟部和虎部的部族,让他们向秦国倒戈。
“大军暂留闽越,在此筑城为塞,并把守闽越各处要道,先将闽越控制后,再言大举征伐南越之事。”
疫病问题,哪怕再过上两千年,照样难解决啊。
他明白韩信为什么会不考虑疫病问题了。
就在这时,赵佗的声音传入韩信耳中。
曹参脸色郑重,立刻上前领命道:“末将曹参必不负上将军军令。”
但幕僚终归只是幕僚,没有真正领兵上阵的权力,这让韩信一直心中郁郁,感觉难以一展心中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