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义士
“听这个短兵说,刘羽刚从韩军候那边回来,他这么晚了还找乃公干什么?莫非是要传达韩军候的命令?”
刘邦跟着短兵一路前行,暗自琢磨起来。
心头百般猜想,等到刘邦进入五百主的营帐后,却发现有些不一样。
没有其他百将。
整个帐中烛火燃烧,光火摇曳间只映照出刘羽一个人的身影。
“下吏刘邦,拜见五百主。”
刘邦上前行礼。
项籍起身,挥手让领路的短兵出去,他大笑着走到刘邦身前,伸出臂膀扶住刘邦的身体。
“我的邦兄啊,你我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就不要多礼了。”
项籍的爽快,让刘邦愣了一下。
来了!
刘邦感觉情况不对,但他还不清楚项籍的目的,便开口恭维道:“羽弟,你今日可是勇猛的很啊。一人横冲直撞,乱军之中斩杀骆王。这样的本事,我看比那个梅鋗强的多。”
刘邦咽了口唾沫。
刘邦心头发颤,但以他的性子不会在脸上露怯,反而拍着胸脯道:“羽弟把我和这些义士相比,真是抬举我了。不过我刘邦在品行上肯定是不差的,咱们兄弟一场,羽弟有什么事,只管说就是,我刘邦能做到的,绝无二话!”
自从认识以来,刘邦在他面前表现的从来都是不拘小节,豪爽洒脱的模样。
所以他这两年倾心与刘邦相交,打仗时分首级给他,带刘邦立功升爵。他自己爵位在刘邦上面时,却从不以等级压人,反而私下里任凭刘邦以“羽弟”相称,自己也称刘邦为兄长。
当年荆轲刺秦后,六国人士就常提到豫让、聂政等人,与荆轲进行对比。
据说当年魏国信陵君礼贤下士,最好结交豪侠义士。其中魏国有个叫侯嬴的隐士,已经七十余岁,家中贫困,在大梁当守门小吏。
“羽弟,使不得啊!”
后来信陵君又听说侯嬴有个叫朱亥的屠夫朋友,同样是个有能力的人,就多次前往拜访。朱亥表现得十分无礼,故意不回拜答谢,信陵君却不生气,依旧以礼相待。
项籍抬头,咬牙道:“还请兄长助我复仇?”
项籍却是不管不顾,用一双有力的大手将刘邦按到座位上。
好一个他能做到的,就绝无二话!
刘邦尬笑一声,人家逻辑自洽,他不好说什么,只能勉强坐下,但总感觉屁股上就像扎了一根针似得,怎么坐都难受。
“刘邦是个义士,别看他平日里大大咧咧,心里肯定是念着我的好。我若以兄弟情义求他,必能让他感动,为我卖命。”
说着,项籍竟然拉着刘邦的手往主位上走,看样子是要让刘邦坐在上位。
义士豪杰,正是平日里可以安心享受你给出的各种好处,但在危机时刻可以舍命相报的人物啊!
这样的人物事迹,在先秦时代并不少见,最近的一个,便是荆轲。
听到这话,项籍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多么的耿直!
刘邦连忙推辞。
项籍却是仗着力大,任由刘邦拉拽,他就是伏地不起,只用哽咽的声音说道:“兄长,我有一个请求,不知兄长能否助我。”
信陵君听说侯嬴的贤名,就前去拜访,哪怕侯嬴表现傲慢,信陵君也毫不在意,还亲自为其驾车赶马,礼为上宾。
直到秦赵开战,赵国陷入绝境,向魏国求救,魏王惧怕秦国凶威,不敢出兵。信陵君则想要救援赵国,最终就是侯嬴和朱亥这两个平日里享受信陵君礼遇的义士,为他谋划和做出了窃符救赵,锤杀大将的事情。
项籍双眼发亮,目光炯炯的盯着刘邦。
刘邦虽然不知对方目的是什么,还是感觉头痛。
这时项籍驱走了短兵,转身走到刘邦身边,笑道:“邦兄快快坐下,自从这一次启程南下,咱们兄弟好久都没有说过心里话了。如今总算是大战胜利,正该好好聊聊才是。”
但为什么要找刘邦呢,除了同为斩杀骆王的有功将士,刘邦可以随他见到赵佗外,最重要的还是项籍看中了刘邦义薄云天,豪气干云的优秀品质。
“麻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