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后面联系。”姜晓洛客气地说道。
“好。”
“那你先走,我看着,有些晚了。”
“没事,我家就在那边,门口亮灯的那个就是。”
何颖伸手指了指前面的巷子,姜晓洛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扫过去。他知道这个巷子里也全是一些二三层的小楼,都是私人盖的,也是一个“城中村”。夜里,巷子里的路灯闪着微弱的光线,路上已经没有了行人,很安静。
一年多后两人谈婚论嫁时,姜晓洛曾对何颖说,他当时并没有看上她,要不是她主动要电话,估计这相亲就算结束了。这件事让何颖一直放在了心上,时不时地提起,后悔当时就是听到姜晓洛一口的京腔儿,很好听,才鬼使神差地要了他的电话。
这天,一家人在一起吃饭。
“姜晓洛,那个姑娘到底行不行啊?”姜艾突然问道。
“啊?”
“姑娘好像对你挺满意的,还问为什么没联系。”
“一般吧,也没什么,再说吧。”姜晓洛敷衍道。
“对方说了,行不行,给人回个话,一个星期了,也没什么说法。”
“那就是没看上呗!”姐夫在旁边接道。
“也不是,工作挺好的,人长得一般,没什么感觉。”
“你都多大了!”老林在一旁插话。
“就是的,你看着还行,就处处看。”老姜接过话,表情有些严肃。
……
“那行吧!这周五我要回京州把最后一点手续办完,晚上我给她打个电话约一下。”姜晓洛望了望父母和姐姐姐夫他们,想了想。
百里河边,夜间已经挺冷了的。山水桥附近的河堤上柳树成排,寒冬时节,枝丫上的柳条已经没了几片叶子,无力地搭落着,冷风吹一下,微微摆动。河堤靠马路的一侧已经被改建成了一段长长的斜坡,铺上了草坪,草坪中间还筑了几个小花坛,景观灯的照射下,枯黄的草坪好像被镀上了点点的金色,给冬日的夜晚增添了一丝静谥。
姜晓洛和何颖并肩走在河堤上。
“我晚上要回京州,把剩下的手续办一下。”
“噢。”
“需要我带些什么吗?”
“不用。”
……
“你在哪个幼儿园?”
“区第一幼儿园。”
“那不就在你家旁边吗?”
“是的。”
“……”
“那我送你回去吧。”姜晓洛看了看表。
“不用,我自己回去,也不远。”何颖望了一眼姜晓洛,低下了头。
“没事,你是女孩子,晚上不安全。”
“真的没事,大马路上的,又有灯,两分钟就到了。”
“那行吧,我就在那边坐车了。”
“好,我送你。”
两个人一起下了河堤的台阶,过了马路,走到车站。车来了,姜晓洛上了车,朝站台上的何颖挥了挥手。车向前行驶,后面的人影渐渐变小,留下路边的行道树在路灯下静静地立在那里。
在京州办完手续,姜晓洛和战友们又胡吃海喝了一顿,第二天专门去了一趟西市,在新安市场给何颖买了一条围巾,花了百八十块。回来后,姜晓洛约了何颖,将围巾送给了她。过了几天,何颖把姜晓洛约出来,也送给他一条围巾。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交往,平淡的一如冬日的百里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