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闻言,明白了他的态度,也没有再说什么。
按照扬眉中学的课表,上午上四节课,下午上三节课。四点四十五分,最后一节课下课铃响起,同学们却不急着收拾书包离开。一部分学生留在教室里写作业,一部分人回宿舍洗澡洗衣服,剩下的人跑向球场,开始了玩耍的时间。
施婓和另外三名男生被罚打扫礼堂,他们跟着班主任周建到了操场对面的思善楼,走进一楼的仓库,拿上长竹竿、扫帚、拖把、水桶和抹布,然后一起上了二楼的礼堂。
“Y”型的楼梯间通向二楼,分别对应前后两条长长的走廊,靠近楼梯间的一端有两扇大门,通向中间的礼堂。
沿着走廊往后看,八个大窗户在白色的墙壁上一字排开,每个窗户宽有三米,高四米,分了很多小格,镶着烫花玻璃。窗户外边从上到下竖着十多根小指粗的铁杆,里边则挂着巨大的墨绿色的窗帘。
从大门走进去,里面的空间开阔,上下一片通透。水泥地面磨得透亮,上面没有天花板,可以看见拱形屋顶上的抬梁、枕木、桁条和桷板,屋顶上铺着青色的鱼鳞瓦。
礼堂一头有一个高出地面一米的舞台,舞台上方是一排灯光设备,红色的幕布收在两边。
学生们先打蜘蛛网,然后拍窗帘和幕布上的灰尘,接着擦窗户和瓷砖,最后扫地拖地。大家从5点一直干到5点半,负责打水的同学累得叫苦连天。
太阳挂在西边山头的树杈上,仍然很刺眼,校园十分热闹。
施婓回到教学楼二楼的103班教室,他唯一的朋友胡旭在教室里等他。
两人背上书包,走下楼,听见对面的多媒体教室里有人在唱红歌,高亢的女声传来,“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胡旭说:“这谁啊,唱的不赖嘛?”
施婓说:“不认识。”
在唱歌的不止一人,刚才她们是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合唱,现在换成一个女生在清唱,相比之下显得稚嫩青涩。
胡旭推了推施婓的肩膀。
“你说会不会是赵楠,我觉得挺像她的声音?”
赵楠是两人的发小,学前班就是同学,小学6年分分合合,没想到在扬眉中学又碰了头。
所谓的青梅竹马,往往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
从小到大,施婓和赵楠经常被别人传绯闻,弄到现在两人同校两年,却几乎没有说过几句话。
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眼前的胡旭,还有在另一所初中读书的刘靖。
施婓恨恨的看了胡旭一眼:“别老提她,我跟她不熟。”
胡旭摊摊手:“别这样吧,开开玩笑啦。”
“滚!”
施婓听着歌声,陷入了思索之中。
学前班第一个学期期末赵楠考了双百分,拿到了“红花幼儿”奖状,施婓没有拿到。
施婓很羡慕,于是好好学习,终于在第二个学期拿到了奖状。
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张奖状,也是他唯一的一张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而拿到的奖状。至于被扔进马桶里的那张“优秀学生干部”,那是为了表彰施婓作为体育委员在春季运动会中的卓越表现。
三个少年偶尔聚到一起,提到赵楠的时候,施婓总是胡说八道。
“听说她长了一脸的麻子。”意思是这种丑姑娘有什么好想的。
其实施婓也是道听途说,他根本没有再见过赵楠。
不是说施婓从小好色或者物化女性,他只是想和那个女孩撇开关系,方法就是说她的坏话。
当然,这种坏话不可避免地传入了当事人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