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钱给人家还清了,虽然损失一个店铺,但好歹也算是重归自由。
若是真正想好好过,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至于解决混混,那不是他的任务,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人来做。
他在庆城,就是普通的生意人。
盘下店子之后,他让张文远找人帮他办理好相关的证照,一家名为“暖洋洋”的鲜奶供应店就这样预备好了。
接下来,便是马不停蹄的装修。
同样是张文远帮他介绍的队伍,具有很强的室内装修经验,经过几次沟通,算是确定好了最后的装修方案。
王天孝要求他们提快速度,尽可能早点装修好。
家里的羊奶已经多的有些泛滥了。
晚一日,便是一日的损失。
在装修的同时,他还专门找广告单位设计了鲜奶的商标标志,店铺招牌,一些宣传的彩页,更是定制了一套音响,更是委托张文远花高价给他订购了一台彩色电视机。
这个彩电的品牌叫“金星”,算是我们国民真正意义上可以买到的第一个彩电品牌。
但开始的时候,彩电也只是大点的城市才比较多,庆城这种小城市也只有像张文院长这种有钱人才能拥有。
也只有他,才能找到现成的购买渠道。
王天孝之所以订购彩电,就是要将它当做吸引人们过来观看的诱饵。
这些年的商业思维都是好货等着人买。
而王天孝来自后世,所以他的思维模式要超前这个时代。他是将目标客户吸引过来,然后再将东西给他们卖出去。
早些年,因为物资生产不充足,属于人多物资少的经济模式,所以人们只要有东西在,就不怕没人买,基本都是以物待人。
但随着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东西逐渐变得多了,甚至出现过剩,反而是购买的人少了。所以变成了吸引人过来购物。
商业的主导也发生了转移,前面是卖家,现在变成了买家。
卖家占据主导地位,那买家就为了能买到东西恨不得挤破脑袋,而买家占据了主导地位,卖家为了吸引买家过来,肯定也要煞费苦心。
但是,如果在大家都是都是卖家占据主导地位时,突然出现一个买家是主导的模式,那肯定会吸引到很多买家过来。
王天孝的羊奶就属于产出过剩。
不管周围人怎么样,但是他至少是买家主导。
所以,他的营业模式就不是将羊奶放着等人家上门买,而是用尽办法,将人吸引过来,然后进行人流量的转化,只要过来的人一部分愿意买他的羊奶,就能完成她的目标。
电视机就是为这个而存在的。
他甚至还准备买一台录像机进来,可以播放一些电影或者录像带。
都是为了将人吸引过来的手段。
他并准备做的很复杂,只需要将店铺装修下,电视的画面可以对外放映,人们站在外面门口就能看到录像,那南来北往人的就会驻足停留观看。
这个年代,人们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很多人根本就没见过彩色电视机,更不用说录像带了。
大家还是停留在看金古小说,被琼瑶阿姨惹的哭戚戚的年代,港片也还没正式进入千家万户,即使街边的影像厅,也还没开始启动。
所以,王天孝搞出这个东西,完全就是一种最新奇的东西,超出绝大部分的人认识。
很多人家黑白电视都买不起,更不用说彩色电视了。
只要他们愿意停留下来看,就必然会注意到旁边的鲜奶店,王天孝会做成比较方便携带的小杯子,或者瓶子,调试比较可口的味道。
就像是看电视喝的饮料一样。
总之,王天孝心里有很多好的想法,就等着店铺正式开业后使用呢。
他有信心,能迅速吸引大家的喜欢,让大家将喝新鲜的羊奶变成一种习惯的生活方式。
等稳固下来后,他就可以开放定制鲜奶的业务,人们不需要上门来拿,只要定制好,就会每天按时将鲜奶送到人家家里。
这些后世非常习以为常的生活模式,王天孝准备提前带入这个时代,在别人都还没意识到时,自己率先赚取第一桶金。
若是发展的好,他就会慢慢建设他的下面的工作。
例如制成羊奶粉,做雪糕,做盒装奶等等。
总之,他设想的未来,一片大好。
。
一切在忙碌中井然有序地发展着。
眼看着就到了六月底。
李冠平晚上告诉王天孝部分药草基本达到能收割的状态了。
王天孝跑到现场一看还真是。
可能是环境或者养分,日照不均匀的缘故,确实有些地方的草药已经基本能收了。
但他还不太确定,于是专门跑到药草的供销站轻松请到这里查看,米青松看后也觉得应该可以收了,并且还说这些先熟的草药成色也行,丝毫没有不好的样子。
上次王天孝让米青松帮着联系草药收购的单位,米青松很给力,帮他联系了省中药集团下属的一个存储中心,专门是要存储各种草药。
蒲公英和茵陈都属于很常见的药草,自然也属于被存储的种类。
相比他们需要的种类,王天孝这点产量实在不算什么。
说是只要质量好,成色好,价格合适,他们愿意全部收购。
王天孝非常感激米老。
说是价格都好商量,这样方便的收购模式,替他解决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现在有了问题。
王天孝和那边采购约定的是七月底才能交货,到时候通知人家车子过来拉货,而如今才六月底,还没到人家入库的时间。
可山上一些草药却已经到了该采摘的时候。
这几出现一个问题,采摘下来的草药怎么办呢?
按照他们的说法,药草下来必须快速处理干水分,否则很快药就因为没有密封,而导致效果下降很多。
而且很多药草即使割下来,甚至是将根一起拔起来,他们依然还可以继续老化。
直到将残存在叶子里最后一丝营养全部释放干净,这才真正宣告死亡。
就像是萝卜,如果拔出来不摘掉叶子,它就可以继续生长,直到将萝卜芯彻底长成空洞才结束。
经过这样长完后的草药,效果肯定大不如刚开始就烘干。
基本就属于残次品,甚至很多地方就不收购了。
王天孝是准备今年建烘干窑来着,可因为各种事情耽搁了,结果就忘记这茬子事情。
现在现建肯定是来不及了。
危难之际,当他将这个信息告诉米青松,米青松却说可以将这些提前成熟的药草直接卖给供销站,他们有现成的烘干设备。
这可真是帮了王天孝大忙了。
王天孝感激很不得将米老头给供起来。
想想,从自己打算种草药,到现在要收割了,米老这个热心人帮了他多少次啊。
虽然他也给他一点点回报作为感谢,可自己给的那点东西,相对人家的帮助,就真的不算什么了。
果然还是老一辈人高风亮骨啊。
解决了药材的销售方向,剩余的就是如何采摘的问题。
王天孝带着大家尝试着采摘了一天,发现效率并不高。
人群中效率最高的是米小青的姐姐米小红,但即使是她,一天下来,也不过及采了一百斤左右,更不用说像王天孝这样笨手笨脚的人,他虽然没采到整整一天,但他看的速度,即使放到一天,估计最多就是五十斤。
这种速度,可是把王天孝难住了。
他原来想着采摘需要人力,但可没想到这么慢,慢到令人发指。
这么大的地,两千多亩,按照每亩平均产量一百斤算,那也是贰拾万斤。
一个人一天全部像米小红这一百斤,那就需要两千个人次。
也就是说,如果是十个人,需要两百日,一百个人,需要二十天。
这还是需要大家都像米小红这样的干活能手。
要是碰到王天孝自己这么慢的人,就需要四十天可能还不止。
但草药收割是有季节限制的,不是说你想什么时候收,它们就能等到什么时候。
若是迟了,花就谢了,药草的养分会快速被消耗,成色就变得不好,则收购价格肯定会偏低,甚至别人就不要了。
按照正常节气,也就是半个月的收购时间。
前面的稍微欠成熟一点,而后面的又成熟的稍微过一些。
但都在接受的范围之内。
王天孝算了算了,就打算所有人经过几日摸索后,都有米小红那样的速度,如果半个月的话,就需要一百二十多个人。
去除现在就能收割的一部分提前收割,恐怕到时候也需要一百个人左右的工作量。
一百个人那。
山里目前能干这个活的人一共才六个,王天孝和李雅丽夫妇其实没有时间来干的。
他要忙着去看修路,操持羊奶店新开的事情,而妻子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也根本抽不出时间,就家里的事情,她就忙的不可开交。
看样子,该是到雇佣人来收割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