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太行了!
赵大娘听到一毛钱一穗儿的价格,立马就不犹豫了。
他们摘了拿到集市上去卖,也就才七八分钱。
“你看你这孩子,还怪客气的!”赵大娘假意瞪了人一眼,就忙不迭的追问:“你想要多少穗儿?”
“您先给我来二十个……”梁知见人脸上的热情澹了几分,笑着道:“这东西得现摘现煮才好吃,您要是不介意,我随吃随来,您看咋样?”
赵大娘听到他只买二十穗儿的时候,确实是有些失望的,但很快也就想开了,反正梁知不买,等到了集的时候,他们也要拿过去卖的!
下次大集,得十五的时候才有,还有小半月呢!
“成,那我给你摘去!”赵大娘很快就给人摘了二十穗儿包米,还用篮子装好了。
梁知给人数了两块钱出来,随后拿着包米回了家。
等人走了以后,赵家人不免滴咕起来。
“你说他能是给哪来的钱呢?那老叶家都恨不能把他给撕吧吃了,肯定不能给他钱。”
“他刚不是说他去卖了茶蛋?鸡蛋可是稀罕东西!肯定赚到钱了!”
“那也不能这么大手大脚吧,我觉得他肯定还有别的来钱道儿……”
赵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滴咕了好半天,只有赵家老大跟一旁沉默不语的赵老爷子道:“爸,你说他刚说那事儿靠谱吗?那卖东西的,能就在车站跟前停着,一点都不背人了?”
他们家爷仨个都在镇上的纸厂上班,一个月就休假回来两天,也基本都是帮着家里头做纸袋子,很少会去县里头。
“说不准……”赵家老爷子吧嗒了几下烟嘴:“我听厂子里也有人念叨过,如今县里头的风向不一样了。”
可究竟如何,他们谁也没去看过。
政策这东西就是这样的,一层一层的落下来,等到了他们这么个小村小镇,谁都保不准是落后成啥了。
分田到户的文件,1982年1月1日就正式下发了。
可实际上各地真正开始包产到户的时间却不一样。
有的地方1978年就已经开始包产到户,瞒上不瞒下的偷摸干了起来,有的是在文件下发后又过了一年左右才陆续开始的。
生产大队彻底解体,也是1984年的事儿了。
这做生意的新风头不也是刮了挺久的,市里说不定都已经逐步转变完事儿了,他们县里这才可能是试探着要做。
到了他们村镇,就保不齐还要按着旧政策拿人呢!
赵老爷子磕打磕打烟袋锅子,安排几个儿子道:“老三你机灵,明个儿你早点起,先去县城里头看看,打听打听,最好是找你三姨夫去问问,他们家在县里头,知道的兴许能多一点。老大跟老二还是和往常一样,摸着黑就走,先把东西送到老黄头那边去,就算风向变了,咱能直接把货送到老板那头,也不差这一回!犯不着失信于人,没得到时候还得罪了人!”
他警告家里头的人道:“你们也别听风就是雨的,有点蝇头小利就惦记着往上冲!咱家能安安生生把这生意做下这么好几年,凭的就是稳扎稳打不冒进!”
一家子自然都是应着“知道了,我们晓得轻重”……
梁知前世没多久就跟着叶家搬离白河村了,自然不知道白河村不少人家都暗地里偷摸做着发菜的生意。
只知道后来的白河村,出了不少的万元户。
可见甭管什么时候,总有聪明人,也总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畏手畏脚消息闭塞肯定是难以成事儿赚大钱的!
他上辈子可不就穷苦了一辈子……
梁知把包米扒去外衣,只留下贴着包米粒那几层皮儿,打算明早下锅煮了,带出去跟茶蛋一起卖了。
就是这样一来,他之前装茶蛋用的小篮子就有些不够看了。
可这家里头也实在是捉襟见肘,没什么能用来装下包米跟茶蛋的家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