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原郡被黄巾军攻陷这件事,大汉朝廷还是比较重视的,立刻任命丁原为并州刺史,让他在河内召集兵马北上将太原郡给夺回来。
丁原就这样比历史上早两年当上了并州刺史,不过丁原在接到任命之后,并没有立刻前去并州就任。
而是现在河内招兵买马。
如今的大汉满目疮痍,仅仅依靠朝廷的兵马已经不能平定到处不断涌现的叛军。
丁原虽然被任命为并州刺史,但他身边现在除了他从老家泰山带来的数千兵马之外再没有任何兵马。
所以他必须得在河内郡招募到足够的兵马之后才能北上并州去平定叛乱。
之前从晋阳突围逃走的吕布在得知了这个消息后,立刻率领麾下数千并州狼骑到河内去投靠丁原。
丁原很高兴,任命吕布为军中主簿。
云中人张杨也投奔到丁原麾下,为其效力。
丁原在河内郡招兵进行得很顺利,不过想要招募足够与太原黄巾军相抗衡的兵马,还需不少时日。
除了兵马之外,还要对这些招募的兵马进行训练,还要募集出征的粮草。
这一系列忙活下来,丁原在今年这仅剩的两三个月里是不可能出兵攻打太原的了。
太原郡那些士族豪强得知这个消息,欣喜若狂,纷纷向陈烨请求搬家离开太原。
对于这些人,陈烨没有多加阻拦,他们既然要走,那就让他们走就行了。
不过家中的土地,钱粮得留下来,不交的就别想离开太原。
绝大多数士族豪强都选择了离开,他们相信大汉朝廷一定能够将太原郡的黄巾军给剿灭了,他们失去的一切还能够再夺回来的!
将太原郡这些士族豪强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陈烨开始了对太原郡所有土地的清丈,对人口的重新统计和造册。
在古代攻打下一个地方后想要真正占领并统治这个地方,有两个数据是一定要了解的!
那就是人口和土地!
当年刘邦在攻破咸阳之后,他麾下谋士萧何第一件事就是去到咸阳的藏书库中将整个大秦关于人口,土地,赋税等等这些书籍全部都搬走。
只要知道这些基本的数据,便对整个天下都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对刘邦之后能够一统天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清楚了土地和人口的情况,才能进行征税。
陈烨为了日后再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规定将所有的土地都收归黄巾军,也就是集体所有,私人不再享有私人土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土地买卖!
在将人口和土地丈量清楚之后,按照每户劳动人口的多少来将土地承包给百姓。
百姓每年的收成在缴纳了税后,所有余粮皆自己所有。
当然,除了这个政策之外,陈烨还并行实施屯田制。
屯田制是因为现在天下未定,情况特殊,难免会有一些无地的流民来到太原郡。
这些流民自然不能用承包田制的方法将土地给他们,因为谁知道他们日后会不会返回老家?
所以安顿这些流民的最好方法就是屯田制!
由黄巾军出农具,出耕牛,出种子,他们负责开垦荒地。
种出来的粮草流民与黄巾军五五分成,陈烨还和太原郡的一些商贾进行合作,开展商屯!
黄巾军出地承包给商人,商人负责招募人来耕种,收成的粮草由官商合卖,售卖得来的钱财由官商分成。
至于兵屯,陈烨觉得没有必要。
光是从士族豪强那里抄没来的粮草便足够他麾下三十万大军吃一年多了!
这足以让他的大军支撑到明年收税的时候,太原郡的税收别说他这三十万大军了,就算再来三十万也能养得活!
没有了士族豪强的剥削和克扣,就算是一个产量比较一般的郡收上来的税收便足以支撑一方势力的发展。
曹操不就依靠仅许下屯田便支撑了麾下主力大军的开销吗?
陈烨心里虽然有大量很好的想法,但现在四面都是敌人,且太原郡才刚刚被他攻取下来,百废待兴,一切都要一步一步来。
等将土地的事情解决好,将周边的敌人都击败,整个太原郡基本稳定之后,他才能展开拳脚在太原将他的想法给实行下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土地制度不仅仅只是顺利推行下去就行了,还得看到这个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反馈之后,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改革!
这个世界虽然拥有超凡力量,但大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陈烨想要创造的,是一个人人如龙的世界!
丁原当然不会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陈烨坐稳太原郡,他虽然还没招募到足够的兵马,但有并州刺史这个身份在,他可以下令让并州上党郡,雁门郡,云中郡等地太守,还有匈奴派兵前去对太原进行袭扰。
尽量不让黄巾军在太原站稳脚跟,不然等明年征讨的时候可就难了。
由于天气越来越冷,在大漠中的一些地方已经下起了雪。
鲜卑族中粮食不足,打算趁着天气彻底冷下来,大雪封路之前南下大汉劫掠一波!
鲜卑部落自檀石槐死后,凝聚力大不如从前。
檀石槐的儿子和连既无才力,性又贪淫,断法不平,很多首领都叛离了他。
和连在攻打北地郡的时候被流失射中,回去之后便死了。
和连的儿子骞曼年幼,由魁头为单于。
所以现在鲜卑的单于是魁头,不过现在的鲜卑部落基本上已经形聚神散,大部分部落都已经不听从魁头的命令了。
步度根是魁头的弟弟,他们主要盘踞在雁门,云中一带,这一支是檀石槐的嫡系,势力最强大的一支。
而在上谷郡,代郡一带鲜卑的大人乃是轲比能,轲比能这人很有能力,作战勇敢,执法公平,不贪财物,甚至还让族人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技术和文化。
后来若非田豫,牵招,阎柔等将领牵制,恐怕轲比能早就统一了鲜卑了!
如果让其统一了鲜卑,这将又会是一个檀石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