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很多怪异的举动以及惊世骇俗的言论不会被大家当真。但正因为不会当真,也便失去了被众人信服的基础。
正在张韬发呆之际,却见同窗郅辅满脸嬉笑地凑了过来,一脸的猥琐道:“阿韬,今日下午先生休息,我们已经决定去偷李子,你要不要一起去?”
“偷李子?以你们郅家的财富,难道还买不到李子?”张韬吃惊地看着郅辅,满脸的嫌弃。难道如今的富家子弟都是这样体验生活的么?有的是女人不玩,非得闯入女宿舍偷丝袜。好好的床铺不搞,老是喜欢打野战。
果然有钱人的生活不是他能懂的。
这小子虽然不是世家出身,却比大部分学馆中的世家子都有钱。毕竟郅家在东市开设的屠宰场,其出产的羊肉、狗肉、猪肉几乎供应半个洛阳城,即便是宫中宿卫亦要定期向郅家采购,没有钱就怪了。
相比之下,有些世家子由于身在小宗,除了仕途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外,并不能分润到家族多少财富,很多人由于清贫一日两餐都难以保证。
即便如此,如果可以更换,相信郅辅哪怕散尽家财也愿意成为世家子。
据他所知,这个时代的身份证分为四种:即士籍、编户齐民籍、市籍与奴籍。
所谓士籍,也便是大晋政治待遇最高的阶层,他们的的仕途一定程度上得到保障,只要条件合适便可以通过举荐进入官府中做官。
编户齐民籍主要功能便是用来种地以充实国库,上个月颁布的占田制正式废除了曹魏以来的屯田制,让这一阶层的生产热情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占田制,指的是按规定赋予每个人等额的土地,然后课以赋税的土地制度。
此时由于连年征战,人口急剧减少,大量土地抛荒。为了提高国家税收,占田制提出:一名男子有权拥有土地七十亩,一名女子有权拥有土地三十亩。如果你土地不够,那开垦出来的无主之地归你所有,直到国家规定的亩数上限。
要是你觉得开荒太累,随便种点自己吃了就算了,那么不好意思。成年男子有五十亩、十三到十五岁的未成年男子以及六十一到六十五岁的老人有二十五亩,成年女子有二十亩是需要交公粮的,每亩交公粮八升。
什么?你家土地不够?
那快去垦荒啊!先到先得,垦完即止!
虽然很累,但是占田制相比于屯田制毕竟还是进步太多。在屯田制中,收出来的粮食七成乃至八成要上缴国家,屯户只能留下维持生活的口粮。毕竟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年代里,能够生存下去就是最大的奢望,你不能要求更多了。
而在占田制下,只要占足耕田,成年男子有二十亩,幼童与老人有二十五亩、女子有十亩收成归自己所有,是不用缴纳税赋的。
在田税之外,还有户调。
所谓户调,说的是以户为单位,每年要缴纳一定的布匹。成年男子当家的,每年要缴纳绢三匹,绵三斤。该户成年男子因故死亡,导致只有成年女子当家或者幼童与老人当家的,缴纳一半。当然,边境地区经济不发达,可以适当少缴。
具体为,边郡缴纳规定的三分之二,更远的缴纳三分之一。
这就是编户齐民籍,虽然男耕女织劳累终年,只要辛勤劳动,毕竟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财产。并且拥有属于自己的人身自由。
而市籍,则是属于商人的专属,只要前往市场交易,没有市籍是无法拥有交易权的。商人盈亏自负,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也没有做官的权利。好处在于,即便没有土地,只要经营得当,仍然可以养活一家老小。
当然,那些大商人经营天下最终富可敌国,买田置地则是属于特例了。毕竟无论哪个行业,一旦做到极致,他的地位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
至于奴籍,则是敌国子民以及叛臣家属,亦或者家贫无法自立甘愿卖身为奴,还有一些被权贵人家掠夺而去,于此失去人身自由,最终沦为奴婢之属。
即便法律规定不可贩卖人口,然而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一旦权贵阶层买卖人口,官府实际上亦予以默认。
譬如说,法律规定个人盗窃案金额达到两贯钱可以报警,然而你价值十贯的摩托车被偷,捕快也未必会为你立案是——名与实从来都不是完全重合的。
他们张家便是属于士籍,而张孟便是属于奴籍了,眼前的郅辅家中便是属于市籍。至于编户齐民籍,由于他们均在帘外听课,加上自然而然形成的隔膜,张韬只认识一名叫做这孙敬的同窗,努力程度并不下于在场的任何一人。
“不一样啊不一样,他家的李子又大又甜,你哪怕有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的。不要说我郅家,哪怕是皇帝,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吃到。”
郅辅努着嘴朝着身后嘟了嘟,却见江虨、郤庄等人早已经聚合在一处,哪怕是华畅兄弟,亦有些跃跃欲试。九月啊,正是李子成熟的季节,却不知是谁家的李子,名气这么大。
孩童毕竟是孩童,哪怕出身世家,“熊”的天性也是难以改变啊。
也罢,老子就陪你们过去见识一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