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为万字科普资料,非本文设定,跳过本卷不影响阅读
商贾:搞活商品市场的催化剂
商业在中国起源很早。虽然商人一直以来都在社会中处于较低下的地位,但他们却是一个相对比较活跃的阶层。他们走南闯北,推动着商业的繁荣,使得天下民众能够互通有无。在他们的身上,有着讲诚信、和气生财、勤俭节约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堪称宝贵财富。
商业起源——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易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居民为了满足各自的需要,开始交换剩余产品,形成商业的雏形。这就是“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据说,中国最早经商的,是商族人王亥。历史学家徐中舒说:“商贾之名,疑即由殷民而起。”而《尚书中也有“肇牵车牛远服贾”的记述。另据《山海经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可见,王亥早就赶着牛车去外地做买卖了。
后来,商族人继续发展贸易,其中有些人专门到远方贩运货物。由于这些从事贸易的人来自商部落,“商人”之称正式形成,其交易活动就是“商业”活动。商业初生之时,贸易量较小,而且都是以物易物,后来才出现了最早的货币宝玉和海贝。
周朝时,由商朝贵族后裔建立的宋国,商业极其繁荣。与此同时,原来商的遗民则失去了原有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只能以贩卖货物,经营商业维持生计,保留了经商的传统。
战国时的白圭,被称为“言治生者祖”。他是经商理论的鼻祖,其经商之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经营之术中的“贱买贵卖”,为商之道中的“智、勇、仁、强”。
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白圭的经商原则,就是抓住时机,贱买贵卖。当货物供过于求,别人大量抛售时,就大量买进;当货物供不应求,别人需要买进时,就大量抛出。粮食丰收时,就买进谷物,卖出丝漆;蚕丝上市后,就大量收购蚕丝,卖出粮食。他“趋时若勐兽挚鸟之发”,对各种市场信息极为重视,他出手果断,应变神速,能根据行情迅速决定是“卖出”还是“买进”。
白圭还将商人的智慧提到了新的高度,他说:“吾治生产,犹尹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意思是说,“我们做买卖,要像尹尹、吕尚一样富于谋略,像孙子、吴起用兵一样善于判断,像商鞅执法一样取信于人。”他还说:“智不足以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
商业的大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和周边地区的繁荣与进步,加速了南方原始文化的解体和手工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商人们把南方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贩运到中原,其他的铜、锡和其他矿物也运至中原地区,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商人分野——相当复杂的社会群体
中国商人,可分为旧式商人、新式商人和现代商人。旧式商人,主营粮食、布匹、茶叶、蚕丝、禽盐、杂货、牲畜、中药材等;新式商人,对外售出中国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对内销售西方工业品;现代商人,活跃在中国市场的经济舞台上,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批人。
另外,由于身份不同,中国的商人,又可分为儒商、官商和军商。
儒商,指具备一定的儒家文化和思想的商人。他们常把儒家思想引入商业活动,如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等。儒士弃文经商,多因科场失意他们依然向往做官。他们中一些人有了一定的财富后,常设法由商人阶层跃入权贵阶层,兼儒兼商。
官商,有些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官员,有些是做官方生意的人。他们靠特权的庇佑经商,很容易发大财。这类商人常凭借雄厚的资本,运销茶叶、人参、盐铁等国家专卖商品。他们能享受官方的优惠政策,如拥有免税特权、政府低息贷款、经营垄断权等,其子弟也比一般人有更多的当官机会。不过,朝廷对官商的管理也异常严格,如朝廷规定运销地点,限定销卖时间,实行价格管制等,致使很多官商都由风光无限而衰落破产。
豪贵商族山西范氏
清朝时期,山西商人范毓宾曾输送大批军粮,供给西征准噶尔的清军,为清政府节约费用数百万两,其举动受到清政府的赞许和嘉奖。范毓宾被授为太仆寺卿,用二品服。范家的祖辈也因此被追赠为骠骑将军、资政大夫、夫人、宜人等。此后,“毓”字辈和“清”字辈的后人中获任官职的达十几人。范氏实际上已成为一门朱紫、炙手可热的豪贵商族。
军商,一类是经营军火生意的商人,另一类是军人从商,亦军亦商。军火是极其特殊的商品,一般人不得经营,凡经营军火生意的,都必须经过政府的特许,如明代的沉万三、清代的胡雪岩等。第二类军商,比如明代北部边塞的军人,通过参与和主持边塞地区的米粮收购,从中获取巨额的利润。朝廷费力运到边疆的金银,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在当地驻防的高级将领的腰包,成为了他们的私财。
另外,商人还可分为义商、奸商和平商。义商,往往品德高尚,以义获利,致富后又积极回馈社会,如扶助教育、捐办慈善公益事业、资助国家建设等。奸商,专以歪门邪道坑国害民以牟取暴利,他们短斤少两、以次充好、欺行霸市、玩“空手道”,不顾商业道德,破坏商业秩序,是害群之马。平商,商人中的大多数,他们没有义商的侠义豪爽,但也不会像奸商一样用歪门邪道坑害买家。
一句话,商人是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群体,我们固然可以根据一定的标准,从主观上对其进行各种分类和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商人属于哪一类则往往难以界定。一般说来,一个商人,只要能做到遵纪守法,不投机倒把,不为富不仁,不坑害国家和人民,就能得到世人的尊重。
商界风云——着名商帮与商贾名流
商帮,旧时的商人组织,出现于唐宋,繁盛于明清。按地域分,商帮可分本帮和客帮,本地的商人组织为本帮;外地的商人组织为客帮,往往以乡土关系为纽带。另外,不同的商业行业有不同的行帮。商帮多设有会馆、公所等机构,以供商人联系、聚会、议事。
明清时期,商品数量增多,商人也更加活跃,出现了“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徽宦商,衡游蓟北”的繁荣景象。同时,商人的数量也大为增长,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商帮。其中,规模与影响力最大的,当数晋商和徽商了。
明清十大商帮
以山西晋中为中心的晋商;以歙县、婺源等徽州六县为中心的徽商;山东临清、济宁、聊城、烟台一带的鲁商;以宁波为中心的浙商;以龙游县为中心的龙游商:苏州西南吴县境内太湖中东、西洞庭山的洞庭商;江西由人口流动形成的江右商;以福建沿海为中心的闽商;以广州、佛山一带为中心的粤商;与晋商同时兴起的陕商。
晋商,雄踞商界数百年,其成功的秘诀在于:德义为先,团结一致;商人出资,伙计经营;投资田产,依靠官势;化商业资本为金融资本,组建票庄,专营汇兑;主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品,活动范围由黄河流域扩展到珠江流域。
徽商,称雄东南商界300多年,足迹遍布全国。从大省会到小城镇,再到穷乡僻壤、深山老林、沙洲海岛等,都有徽商的踪迹,故有“无徽不成镇”“钻天养庭遍地徽”之说。徽商主营盐、粮、布、茶、木,兼营典当业和文房四宝。他们在本地修缮宗庙,在外地建设会馆,以联络本帮商人,建立商业垄断。徽商资本雄厚,一般拥有资金达几十万两到几百万两不等,乾隆时经营盐业的徽商汪廷章更是“富至千万”。
商业自商代前后产生以来,在数千年的漫长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的富商巨贾,其中有一些人为人们千古传诵。
弦高献牛救国
战国时期,郑国商人弦高以贩牛为业。有一次,他正赶着牛去洛阳,半路上意外地碰到了正想偷袭郑国的秦军,便赶紧派人回国报信。之后,他自称是郑国的使臣,向秦军献上12头牛,并对其主将说:“郑国君主见贵军远来劳苦,特地派我来劳军。”秦军主将大吃一惊,以为郑国早有准备,很快便下令退军。弦高用自己的智慧保卫了国家和百姓,被传为佳话。
春秋末期的范蠡被誉为“商圣”,还被有些地方奉为财神。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急流勇退,弃官经商。他在定陶“治产积居”,经营业绩斐然,“十九年中三至千金”。后来他把产业留给子孙,“子孙修业而息之,遂至巨万”。范蠡指出,要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利源;注意商品的性能,关心商品的质量;把握时机,灵活购销;及时预测商情,储备待乏;控制价格幅度,保护产销利益;精心选择经商地点,收集各方信息。
吕不韦本是战国时的一个大商人,家财万贯。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可居”的“奇货”——在赵国为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他本着“扶立一位君王,能获利无数”的想法,先后投资大笔的钱财,入秦说服秦国太子及夫人收异人为义子,连自己的美妾赵姬都赠给了异人。不到十年,他这笔旷古绝今的大生意就带来了惊人的收益——异人成了秦王,他被封为秦相,食邑十万户,家童万人,权倾朝野,富可敌国。
胡雪岩是晚清着名的“红顶商人”,他幼年家贫,经人推荐到杭州一家钱庄当学徒,得到了东主的赏识。后来,东主因无后,临终前将钱庄遗赠给胡雪岩。很快,胡雪岩靠着自己出色的经营能力,并依靠官方关系,开钱庄、开药铺、买卖军火,富贵无比。
历代的商界名流,虽然都赚取了巨额的财富,但由于长期以来官方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他们的经商生涯大多都非常艰难,有时最终还是归于失败。
生财有道——旧时经商禁忌与原则
商业以营利为目的,生意人的一切行为旨在一个“财”字。只要一开市,就希望在钱财上有个好兆头。因此,凡是与求财相违的言语、行为都是禁忌。
商人认为,店铺的招幌、标记极为神圣,是“招财进宝”的象征。每天开市挂幌子,必须说“请幌子”,而忌讳说“挂”,生怕它挂不牢而坠地。如果有小伙计不慎将店幌失手掉在地上,马上就会被解雇。商店中的度量用具,如升、斗、大秤、戥子,以及账桌上用的算盘,都不能随意玩弄。尤其忌讳反放算盘,因为“只能往里算计,不能往外算计”。
从前,伙计在账桌、货柜、钱柜上坐卧,也是不允许的,说是怕压了柜上的财神。甚至连睡在待客的条凳上也属禁忌,说是会压了顾客,造成次日顾客减少。此外,扫地时最忌往店外洒扫。尤其是在过春节时,不准扫地,也不能往外倒脏水、垃圾,那是在“倒财”!也不可坐在店门或柜房的门槛上,以免拦堵了财神;还忌讳冲着店门方向和当日财神的方位小便;也不能在店门前打呵欠、伸懒腰,否则会冲撞财神,造成店铺财源不振。
商铺老板的迷信
旧时商铺老板相信,第一个进门的人能决定商铺一天生意的好坏。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迎进一个进京赶考的举子,会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商家常会免费为其服务。如果商铺一开门,就进来一个霜妇、毛女,会被认为是晦气。客人走后,商家一定要燃草纸熏烧一番,熏罢扔在店外,以求破解。
商人的经营原则,有和气生财、有买必谢、童叟无欺、讲究吉数等。
首先,经商之人要对顾客谦恭和气,服务周到,才能赢得主顾,生意兴隆,这是千百年来商人经商的经验之谈。
其次,无论能否成交,都应和颜悦色地对待顾客。一旦成交,不论买卖数额多少,顾客临走时,卖方都要向顾客表示感谢,不能有丝毫苟且。正如《清稗类钞中说的“无论买卖者出钱购物之多寡,皆为我获利之源,衣食之本,故虽一钱之贸易,亦不可不谢也”。
再次,商品要统一划价,公平买卖,无论贤愚老幼,一视同仁,决不欺骗或欺辱。
最后,商人偏爱吉利数字,希望能借它平安、顺利、发财。经商出门,多选带“八”的日子,顺应“要得发,不离八”的吉言。此外双数和“六”也被视为吉祥的数字,俗语云“好事成双”“六六大顺”。在一些地方的农贸集市上,议牛、羊、猪、狗价格时,忌说整数,否则买回去的牲口也难养。“四”在很多地方被视为凶数,因为发音与“死”相近。
上述禁忌,大都是旧社会的迷信陋习,如今多已被扔进历史的故纸堆,不复存在了。
夹缝求生——招商引资与重农抑商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朝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只有极少数时期,商业的政策环境较为宽松。尽管如此,商业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上古时期,先王们大都鼓励发展商业。传说,神农氏曾亲自主持过市场交易,而黄帝时期则“市不预贾”,就是说不干预商品交换,这无疑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西周时期,商业出现了繁盛的局面。在鼓励经商的政策下,商人们的实力空前膨胀,甚至也敢于与国君分庭抗礼。如周厉王时的国人暴动,其中的国人就有不少是国都周围的商人。到了春秋时期,齐鲁、吴越等地以及郑国的商业都很兴盛。
最早的招商引资政策
周武王在灭商之后,为了重建都邑,遂下令说,商旅日能来三室的,其中一家的生活所需由国家提供。这算得上是最早的成文招商引资政策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却沉重打击了商业。农业被认为是富国强兵的源泉,而商业所带来的生活日用品的流通,会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过,统治者也需要实力雄厚的富商巨贾在经济上的支持,这给商业留下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两汉时期,商业尽管受到了抑制,仍出现了一些较大的城市,如长安、洛阳、hd、临淄、寿春、合肥等。这些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用品需求量大,商人专卖丝织品、漆器、金银制品、土特产品、皮革、木材、鱼盐等货物,异常繁忙。
隋唐实行开明的商业政策,并打击了欺行霸市的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当时,城市商业更为兴旺,长安有东西市,洛阳有南市,甚至于中小县,如临淄、禹城、临安、奉化等也有市。官吏们在征收赋税的当口,低价收购,高价抛出,一夜之间就可以谋取暴利。
宋元时期,政府肆无忌惮地剥夺商人的利润,并对许多商品实行政府专营。不过,这一时期的海外贸易却空前繁荣。商人们通过泉州、广州等大港口,把大批纺织品、陶瓷、茶叶等,运到越南、柬埔寨、印度,又把象牙、珍珠、香料、翡翠、玛瑙等物品大量运回国内。
明清时期,抑商政策发展到了顶峰。在明朝,商人若想经营某种商品,必须向政府申请应募,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被获准经营。清朝在全国各地设置厘卡,对各种流通货物收取厘金,以此来盘剥商人。不过,明清的城市商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着名的商帮。
小商铺——茶馆
清朝人好品茗,闲暇时最讲究“泡”茶馆。当时bj有种江南茶馆,屋梁下悬有红铜的“搬壶”,贮有沸水,随时可以取用。这种茶馆以卖清茶为主,同时设有烤制糕点用的“红炉”,带卖红炉点心。有些茶馆为招揽生意,上午卖茶座,下午和晚上请艺人说书,或请京剧、八角鼓、十不闲票友在茶馆清唱聚会,或摆赛鸟儿、斗蛐蛐儿、象棋的“擂台”等。
纵观中国历代的商业政策,不难发现,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封建小农意识在统治者的头脑中是那么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10章药铺:许仙和白娘子看好的行当
中国有句古话叫“富人靠药房,穷人靠当铺”。在中国,大江南北、都市集镇,都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药铺。开药铺在中国又常常被看作是善举,有些药铺老板还被称为“善人”。在戏剧《白蛇传中,白娘子和许仙也都是开药铺的,并以乐善好施为人所称道。
药铺由来——从医药分家开始
上古时代没有药铺,当时巫、医、药三者合一。巫医自己采药,自己为人治病,同时进行各种祈祷活动。周朝开始设立公办的药藏机构,专门管理药物。按古代的医制,设“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此处“府”即指保管药物一类的人员。
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生,除了自己采药外,也向采药人买药,药材的零售业得到了发展。有这样一则故事,秦朝人安期生,曾在山东海边肩挑药篮,腰悬葫芦,辛勤卖药,治好了不少病人。据说,秦始皇曾约见他,“与语三夜,赐金帛数万”。
汉代还出现了一些卖药能人,如草药大夫玄俗、壶翁、韩康等人。这些卖药人或“卖药于都市,为人治病甚效”;或“尝于市中卖蓟,口不二价,有病者购之;……无不应验”。
汉代医和药两种专业已有分工,规定“大医令一人六百石,掌诸医”“药丞,方丞各一人”“药丞主药,方丞主药方”。虽然在民间由于条件的限制,医和药还集于一身,但从医制上说,毕竟开始分家,在百官中已有了药丞、尚药监等官职。
唐代,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医药事业的发达,社会上卖药的也多了起来。宋清在长安西市卖药,“朝官出入贬移,辄卖药迎送之。贫市清药,常多拆券,人有急难,舍财救之。岁计所人,利亦百倍。长安言:‘人有义声,卖药宋清。’”可见在长安卖药,既利民,也利己。
唐朝的医保工作
唐朝的医保工作做得很好,各地的佛教徒也在寺庙等处设有悲田坊,穷人生病时,可到坊中免费抓药。此外,官府也在全国各地设置了养病坊,为民间孤寡老人治病,也免费抓药。在悲田坊和养病坊中都有贮药库,备有比较齐全的药材。
正规的药铺出现于宋代。宋代的药事制度更趋完备,国家加强了药政方面的管理。宋制,殿中省六局,掌药房药剂、诊治之事,并置有尚药奉御。在政令上也曾明文规定禁止售卖毒药,还设立了专为皇帝用药的“御药院”。
北宋神宗年间,朝廷在京都汴梁成立了我国首个“官药局”,这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的国家药店。它由政府经营,主要出售丸、丹等中成药,有些药还享有专利权。由于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携带容易、易于保存等优点,受到了广大医生和病人的欢迎。
宋代官药局设有专门人员来监督成药的制作和出售,配有专人管理药材的收购和检验,保证药品的质量,剔除伪假药材。药局还设有专人从事药物的炮制、配方和研究工作,不断提高制药方法和技术,使宋代配制中成药的技术达到了较高水平。
宋代官药局中还有一种叫“惠民药局”,这是朝廷为贫穷百姓在生病时也能吃到药而设立的。全国当时共有70所惠民药局,官府派官制药,并负责监造、出售,售价只有一般民间药铺的三分之二,亏损的钱由政府调公帑贴补,每年要补贴缗钱数十万。
药局内部,夜间要轮流值班,遇到急病不立即卖药的要给予“杖一百”的处罚,对陈损旧药要及时毁弃等。不过,惠民药局里的官吏往往监守自盗,把贵重的药材偷出去卖,换上廉价的药材来充数,如用樟脑代替片脑,用台附替代川附;偶尔制造些好药,也被管药人瓜分。
药铺规模——大小不一利十倍
古代民间药铺的规模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的。在宋代之前,药铺行业还没有形成“行”与“市”,但到了宋代,药铺业已在商贸活动中形成了一支独立的力量。如汴京“马行街南北几址里,央道药肆,多国医巨富”。
北宋时,都城汴京的专业药铺有好几十家。其中,有卖口齿咽喉五官科类药的曹家独胜元,有丑婆婆药铺,有荆筐儿药铺、熟药惠民西局、盖防御药铺、孙典丞药铺、宋家生药铺、李生菜小儿药铺、仇防御药铺、下马刘家药铺等。大一点的市镇上,一般都有数家药铺。
宋代药铺的规模有大有小,大药铺甚至有七间门面,且高堂大屋,非常气派;小的只有一间门面,但也生意兴隆,如《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赵太丞家药铺。
在宋代,五间门面算是中上规模的药铺了。宋人洪迈所着《夷坚志中说,有一家大药铺名叫刘家药铺的,就是正面大屋七间的大药房。“翁不见井子刘家药肆乎?高门赫然,正面大屋七间。”
明代的药铺,规模更大。明嘉靖年间,bj的西鹤年堂药铺就是家大药店,药堂有管理操作人员两三百人,店内按中药加工顺序配有配药酒司、研粉剂司、熬膏药司、吊蜡丸司等进行分工管理。对于秘方成药,则由店铺亲信甚至店董亲自动手,一般伙计不能问津。
《金瓶梅中西门庆开的药铺属中等规模。从西门庆的居处来看,也有五间门面房子,西门庆的父亲在世时,这五间门面全是药铺门面,到西门庆时,有些已改作他用,如开当铺之类,但药铺毕竟是主业,门面还是最大的。
古典名着《金瓶梅中,多处提到药铺。例如,书中这样交代西门庆的家世:“他父亲西门达,原走川广贩卖药材,就在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的生药铺,现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家中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一个殷实的人家。”讲到蒋竹山开的药铺的外貌,“里面堆着许多生熟药材,朱红小柜,油漆牌匾,吊着幌子,甚是热闹”。书中也讲到了药铺里的一些器具:“妇人正钱置的货物都留下,把他原旧的药材、药碾、药筛、药箱之物,即时催他搬去。”
开一个药铺需要多少银子
《金瓶梅中李瓶儿拿出300两银子资助蒋竹山开一间门面的生药铺。那么西门庆的药铺价值多少银子呢?西门庆死时,共有10万余两银子的总遗产,其中“生药铺”5000两。西门庆临死时留下遗嘱说,自己死后,其他的铺子都可卖掉,唯有生药铺和印子铺不要卖。
最初,药钱与医病钱一起计;医药分家后,卖药的自然讲究利润了。古往今来,卖药得利一直很大,所以有“药无十倍不卖”“药无十利不开包”“药无十分利,不如当柴烧”“除去拦道,就是卖药”的谚语。
一般穷人家是看不起病、买不起药的。农村庄稼人害病,大都不吃药,硬扛过去,或用些土方对付。药铺一般都在集镇上,乡下抓药,要跑几里甚至几十里路;有些人付不起现钱,要在收获时卖了粮食才能付药账,但很少有赖药账的。
扬州人说:“穷人养病捧大碗,富人养病把药罐。”旧时“上等之人,无病服药;中等之人,有病服药;下等之人,病死不药”。药铺中数补药最贵,草药最便宜。
清代京师药铺中有“卖灵宝如意丹者,定价不二,先与银,乃付丹。每以纹银之得量若干,易丹如其数,钱则每百易丹一钱。治病神效,故人争之”,药铺老板以此发家。
清末上海雷允上药店,以治喉疾的六神丸着名,行销海内外,根据海关贸易手册记录,该药铺仅六神丸一项,每年出门价值银数十万元。可见其利润之高。
各种药材之中,以人参为贵。“十金易一两,又苦杂赝真。投之汤剂中,日饮仅数分。”人参采之不易,成本较高。非达官贵人富豪,不能常吃参。在一般药物中,又有生药和熟药之分,它们的价格也不同,有些生药煮热,为防霉虫,其营养成分少了,价格也就便宜了。
明清以来几个着名的大药铺
明清以来,我国南北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着名的药铺,它们或以规模取胜,如“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的胡庆馀堂;或以特长知名,如浙江塘栖镇专卖痧丸的致和堂等。现略举南北数家药铺加以介绍。
杭州“日生堂”,创建于明天启年间。余姚人朱养性以医游杭,他尤擅长于外科药,其所配的膏药特别灵验,其中以铜绿膏、鸡眼膏最为着名,其药铺设于杭州的大井巷。他的子孙也继承祖业,虽然其中也有在外做官、经商者,但晚年都回到大井巷日生堂,聚族而居,约有300多年。太平天国时期,药铺因战争被毁,后又恢复,该族人仍旧居住在那里。铺内的营业之事,则由各房轮流经营,药堂依旧兴盛。
清代bj城中有上百家中药铺,如以祖传秘方取胜的回春堂等;也有专校医生处方配药的,如万春堂;还有一种以丸散膏丹为主,兼配饮片的药铺,以西鹤年堂和同仁堂最为有名。
同仁堂老板姓乐,祖籍浙江宁波人,远祖是位摇串铃的江湖郎中。到了乐梧岗手里,因乡试不中,绝了做官的念头,在前门外大栅栏处开了个同仁堂中药店,三间门面,经营则由家族各房轮流管理。同仁堂丸散膏丹名扬北方,据说康熙皇帝有次得病还是服了同仁堂的药才好的。
大药铺的优势
大药铺内一般有坐堂医,或者掌柜的略通医道,可以为病人适当诊治。大药铺选择药料精益求精,专门由铺内经验老到的人去各地采购药材。大药铺一般有自己的制药场,由专人制作,如同仁堂制药厂有百人,有些秘方,配制时还严加保密。大药铺要求很严,新人进去,须待上好几年,跟老伙计学习背药名、包装药材等基本功。如用纸包装药材,须有角有棱,方方正正,想要包好还真得下一番工夫才行!
上海的第一家大药铺,是开设于清康熙年间的姜衍泽中药店。该店所制的药膏风行一时,被人珍为奇货。乾隆年间,店主又在南市小东门刨设大型药铺“竺涵春”。后来,该药铺被商人童善长买下,改名为“童涵春堂”,取永保青春之意。药铺管理有序,所配制的药膏疗效甚好,而且药铺中又有坐堂医,一般小毛病可当场诊断,当场配药,非常方便,业务蒸蒸日上。多年后,“童涵春堂”店面扩大到14间,设有配方部、成药部和参茸部、西药部,并在西药部设有中医门诊,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为国内最大的中药店之一。1987年,童涵春堂在美国纽约开设了合资经营的中药分店。
浦东人顾松泉开设的中西大药房,是上海第一家华商西药房,店址设在今福州路一带,主要经营进口西药业务。因当时社会乃以中药为主,故西药销售不多。店内自设制造部,自制梅花参片戒烟药品,适值厉禁鸦片,十分畅销。
大药铺的生意历来都是不错的,一年四季总有生意,无所谓澹季旺季。就是不景气的年月,也没有药铺关门倒闭的,除非遇到兵灾。中药铺所需的原材料都是用上百斤重的大秤买进,再用小戥子论钱算分卖出,相当赚钱!有些医生跟大药铺有利益关系,便总是指定病人到特定的药铺去抓药,为防止病人另挑他店,常特地开上一些只有他指定的药铺才有的奇怪药引。
现在有些医生,也会通过只写代号不写药名的开方方式,迫使病人只能在医院里买高价药,而不能去较为便宜的药店买药。不过,新的医药改革要求医药分家,或许能解决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