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师的前期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就是火炮袭击敌方碉堡。
“怎么样,杨团长,敌军的碉堡,好对付吗?”楚云飞询问起杨志华。
“不难对付。”杨志华给了一个肯定的答复,但他又说道:“但是我比较担心,对面的火炮还击。”
“他们的碉堡沿山设置,山体为碉堡提供的掩护,如果硬拼起来,敌人在山上的炮兵阵地,会让我们吃大亏!”杨志华眯起眼睛。
康军炮少。
而且弹药不足,就算只有二十门炮,炮弹也只够打两天的。
这种进口火炮需要使用进口炮弹,沈啸并没有这些杂七杂八炮弹的生产线。
缺乏身管炮,是康军最主要的缺点之一。
而对面的滇军,配备了不在少数的克虏伯75毫米山炮。
而且他们的炮弹,是要比康军更多的。
在大多数时候,火炮洗地是绝对有效的战术。
但也有例外。
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就说过:“一门百发百中的火炮,胜过一百门百发一中的火炮。”
滇军的器械的确精良,超过川军教导师。
他们的火炮数量也的确比康军多。
光是守卫防线的这两个旅,就配置了一个完整的炮兵团,有二十四门火炮。
迫击炮的数量,滇军也远胜康军。
但炮战开始不久,滇军就傻眼了。
“康军的炮兵,难道都是日不落人?”金沙江东岸阵地上的孙凡放下望远镜,心中大为震撼。
康军的火力密度,远远不如滇军。
但是炮战不久,他的炮兵阵地就有四门炮被炸毁,好几座碉堡被精准轰炸。
至于迫击炮,滇军迫击炮,完全就没个准头。
毕竟他们虽然一水进口货,但毕竟这些迫击炮,都是法属越南来的次品,而且滇军的炮手,也并不精锐。
装备好训练差,是滇军的主要特征。
在孙德的眼里,对面康军这么精准的炮击,只有以大炮堑壕闻名的法军,才能做得到。
花国人,缺乏炮兵底蕴,最主要是军队缺乏知识分子。
滇军的炮兵部队,的确有大学生军官,但这个年代,大学生九成是文科。
文化是有了,数学基本上还停留在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感到困难重重的地步。
这样的数学水平,怎么能当好炮手甚至是炮兵军官呢?
滇军的炮手,虽然不至于是文盲水平。
但大部分,都只有初中的文化水平,花国向来是缺乏基础教育的国家,这些数学极差的初中生,根本不足以胜任炮手的职务。
轰。
康军的炮弹再一次在滇军的炮兵阵地上炸响,一门火炮再度报废。
看见这一幕,孙凡头皮发麻:“快,向省督发报,我们需要援助!”
他已经知道龙志坚率部来到他的背后了。
只是……
滇康防线的守军,真的调不得啊。
孙凡觉得,要是抽掉滇康防线的守军去守北面,北面守不守得住两说,这滇康防线,是失守定了。
“希望省督快点来援啊!这炮战再打下去,只怕是龙志坚还没来,滇康防线就要失守了!”
孙凡本来以为自己准备的足够充足了。